- 按照通常的提法叫法,老革命是指参加过“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的老同志,参加革命早,贡献大,资历高,备受尊重。新中国成立已经76年,宝贵财富老革命越来越少,老革命中的老一辈革命家更是稀少。【详细】
-
9月27日
-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复刻红楼美食,隔着百年光阴,与性子爽迈的史湘云一同享用桂花糖栗粉糕和红菱,读一读曹公笔下万千烂漫的女性角色与彼此对照的古典诗歌,这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一种精神生活的富足。【详细】
-
9月27日
- 修钢笔是我父亲一生中做的最后最长一件事情,也是他养家糊口、小本经营的一门生意,许多50后至80后在本市范围内就读的中学生,或许还认识这位特殊的生意人。【详细】
-
9月27日
- 在人生的长河里,往事多如沉沙,被时间悄悄淘走。唯有少年时那个瓜棚里的夏天,像一粒被井水浸过的黑籽,埋在心壤深处,一遇到暑气便偷偷发芽,年年返青。【详细】
-
9月20日
- 茶馆墩地处我市开发区前马陵自然村与后马陵自然村之间,东临镇丹公路,为军事交通要冲。1938年8月,日军派遣一个小队兵力,并协同三十余名伪军占领该地,设立据点,严重威胁周边抗日游击活动的开展。为扩大抗日力量,新四军茅山根据地决定拔除该据点。【详细】
-
9月20日
- 四川邛崃夹关古镇地势险要,因古镇西边有“啄子山”“胡大岩”两山对峙如门,白沫江中流而过,故名“夹门关”。后删繁就简,镇名只保留“夹关”二字。【详细】
-
9月20日
- 每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洗脸时,父母亲总会在客厅沙发那里坐着,风扇呼呼刮,他们低声闲聊。【详细】
-
9月20日
- 四十载岁月匆匆而过,那年我初到丹阳胡桥大贡中学任教时,学校尚在建设之中,可见新泥未干、骨架未拆的半拉子工程。【详细】
-
9月13日
- 几个高中同学在微信群里聊起近况,其中一个说:“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我家二宝都会打酱油了。”我看着不由得笑出了声,儿子正好走过来喝水,见状伸过头来看了一眼聊天记录,忽然问我:“打酱油是什么意思?”【详细】
-
9月13日
- 古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砖头瓦片也有翻身日”。【详细】
-
9月13日
- 珥河之水,奔流不息。珥陵这座千年古镇,历史上人才辈出。【详细】
-
8月16日
- 卢沟桥的晓月映着战火的锋芒,破碎的山河浸透了血泪的时光,无数华夏儿女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浴血奋战抗击日寇奔赴救国的战场。【详细】
-
8月16日
- 近几年,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还发表了一些作品。如果说,我有幸被文学之光烛照,那么我当年读过的那些小人书便是那道光柱中永不熄灭的一缕微光。【详细】
-
8月16日
- 竹骨父亲生在吴文化发源地——丹阳市延陵镇,1949年12月恰是旧年与新岁交汇的寒冷时节。他长于普通工人之家,后来却与青竹结下了一生之缘,做了竹匠,且是方圆十多里竹器活计上最有名望的人。【详细】
-
7月19日
- 今年夏天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师范大学共同创排的《胜利之歌——歌声里的新四军》在南师大中北学院倾情演出,盛况空前,反响热烈。【详细】
-
7月19日
- 烟雨江南,总藏着数不清的温柔旧梦。而在长江之畔的丹阳市导墅镇,青石板上沉淀着千年的光阴,马头墙间流转着不灭的乡愁。这里不是匆匆过客眼中的寻常江南,而是游子魂牵梦绕的精神原乡,是岁月精心雕琢的诗意栖居之所。【详细】
-
6月28日
- 很多年了,一直想去董永故里看看。之所以心心念念,是因为黄梅戏《天仙配》董永的扮演者王少舫是我舅舅,七位仙女中的大姐扮演者是我母亲王少梅。【详细】
-
6月28日
- 南宋诗人曾几有诗曰“鹁鸠晴雨报人知,更问农家底事宜。村落泥乾收麦地,稻田水满插秧时。”小麦收了,紧跟着就要插秧,这个季节里,晴朗的夜空中,会有一种鸟在星空下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似在提醒人们,割…【详细】
-
6月28日
- 四十八年前,有一只鸭子和它下的上百个鸭蛋融入了我的记忆里,那是一辈子的记忆和一辈子的感激。【详细】
-
5月31日
- 春光明媚,乡道边停着一排溜车,几个从车上下来的小孩儿奔跑嬉闹着,打破了乡村的静谧。儿子在村口驻足,用手点着影壁上的大字,不由自主地念着“古村柳……茹”,“茹”对他来说是个生字,不过小家伙想了一下,还是念了出来,完美诠释了“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的儿童认字口诀。【详细】
-
5月31日
-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省丹中就有8位优秀运动员在江苏省代表队里训练与比赛,他们为江苏的荣誉奋战沙场,争金夺银,也为母校省丹中增添了光彩。【详细】
-
5月31日
- 小区旁边有一片待开发的荒地,我没事的时候常去遛弯。这天,我在星星点点的野花草中,看见几株顶着紫红色嫩芽的洋生姜。我不由得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详细】
-
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