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健康时代,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健康的理念,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行为,健康的方式,健康的场所,健康的职业,健康的产业。【详细】
-
6月17日
- 最近,一款有一整根人参的熬夜水饮料掀起了一股新的熬夜滋补风。【详细】
-
6月17日
- 近日,一位同事谈及大学即将毕业的儿子时,一脸无奈地相告,其儿子原本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是1500元,而近两个月来,其儿子已向他要了近万元,说是要毕业了,要赠送纪念品、做毕业写真集、聚餐、外出旅游等。【详细】
-
6月17日
- 提前查分、花钱“补录”……防“高考诈骗”是考后第一课。又是一年高考季,在考生们忙着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时,诈骗分子也跃跃欲试,忙着布置起了各种“陷阱”。【详细】
-
6月17日
- 6月7日,中央政法委召开第八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秘书长陈一新在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向上的浓厚氛围,增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并提出了五点意见。【详细】
-
6月10日
- 6月3日,一段地铁上老人和女士抢爱心专座并强行拉拽女士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显示,有另一名女士出来阻止老人,说你不要碰她,这时候一位年轻男士出来说别争了来这里坐,老人才离开。随后,上海地铁回应老人拉拽女子要求让座,客服表示,爱心专座是在正常情况下乘客看到老人可以…【详细】
-
6月10日
- 6月6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办法》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详细】
-
6月10日
- 人比人,气死人。有人过目不忘,有人过目就忘;有人无师自通,有人朽木难雕;有人小时就了得,有人大器晚成。同样是个人,区别咋那大?【详细】
-
6月10日
- 近日,广东男子古某因盗窃父母财物被诉至法院,最终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详细】
-
6月3日
- 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会签下发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切实解决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和相关记录管理不当导致信息泄露,影响失足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等问题。【详细】
-
6月3日
-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语出战国宋玉《风赋》,意为大风在长有青色的萍草的地方聚集,最后在草地间平息。当今时代有一种风,无声无息,起于网络,可以掀起狂风暴雨,爆发惊天风雷。爆发惨烈,现状残酷,教训惨痛,一地鸡毛,一塌糊涂,一败涂地。雷暴之后,止于网络,…【详细】
-
6月3日
- 快手6月1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公告称,快手将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对恶意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的违规行为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对明知用户是未成年人,仍对其进行欺骗,诱导其…【详细】
-
6月3日
- 一棵树的生长经历树苗小树大树的过程,要吸收水分养分,从根植、发芽、出枝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详细】
-
5月27日
- 眼下,在各地城市的老旧小区里,五六层以下的老旧楼房一般没有安装电梯。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和提高,不少居民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和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其中,“加装电梯”的呼声最高,许多老旧小区居民把“加装电梯”列入了“议事日程”,甚至是“办事日程”。【详细】
-
5月27日
- 可众多媒体如此连篇累牍报道这一事件,真有必要吗?“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又是否值得这么多头条呢?媒体在获取流量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如此关注会对当事人张某造成多大的舆论压力?【详细】
-
5月27日
- 近年来,养老诈骗犯罪的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使众多老年人上当受骗。【详细】
-
5月27日
- 2022年,首批00后正式步入职场。他们这一代人在找工作时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罗杰毕业于北京某高校新闻学专业,他曾在一家自媒体平台实习,尽管平台给他开出了相对较高的薪资,希望他能留下来,但罗杰还是毫不犹豫地…【详细】
-
5月20日
- 最近,“巴黎世家破烂鞋一双卖1.2万元”引发了大家的关注,“破烂鞋”卖出高价的冲击力吸引着人们了解详情。【详细】
-
5月20日
- 近日,一款洗衣液瓶造型的奶茶最近接棒走红网络。有人觉得新奇,向周围朋友推荐;也有网友质疑,这种造型的奶茶会不会误导孩子,增加儿童误食家中洗衣液的风险。【详细】
-
5月20日
- 一个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真实的小微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在圈里通过发声进行自我归类,方便他人自动识别。【详细】
-
5月20日
- 离今年高考还有二十几天,考前总有人跟我说高考作文话题,能不能说一说,可不可猜一猜?我回答:说一说可以,猜一猜不可以。【详细】
-
5月13日
- 因为前妻受教育程度低,担心孩子经常接触会影响其成长,一名男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前妻探视孩子必须征得其同意,不得离开其视线,且不得将孩子带到前妻新组建的家庭。此事一出,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学历不应该成为母爱的门槛。【详细】
-
5月6日
-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现象:花钱雇人来监督自己。这种服务的购买者,大多是“拖延症患者”。此前有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青年学生有拖延习惯。那么为什么会拖延呢,依靠此种外力因素花钱请人来管自己真的有用吗?【详细】
-
5月6日
-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仍有很多家长不舍得放手,小事也要亲力亲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6%的受访者感到家长对孩子“大包大揽”的现象普遍,64.9%的…【详细】
-
5月6日
- 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是学校的责任,家门口的好学校是老百姓的期盼,楼盘旁有好学校是开发商的卖点。对照这三个要求,前两个我不便作评价,但是第三个我敢说,开发商争相挂靠,大张旗鼓宣传,巴不得家喻户晓,校名频现的一定是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详细】
-
5月6日
- 长期以来,同一起司法案件中,受害者往往因为城乡身份的不同导致赔偿数额相差数倍,这一“同命不同价”现象将正式终结。【详细】
-
4月29日
- 近日,水滴筹、轻松筹等公益筹款类平台再起波澜,以不同方式向捐款者或筹款者收取“支持费”或试点服务费,引起广大用户不满。平台回应表示,服务费用于覆盖成本,并不以此盈利。【详细】
-
4月29日
- 近日,有媒体刊登了一幅题为“爸爸,别看手机,看看我吧”的照片。【详细】
-
4月29日
- 疫情像一滩积水,考验的是一个坚字。社会组织尤其是基层的社会组织是否号召有力,组织有力,执行有力,坚强有力?【详细】
-
4月15日
- 近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进入复试阶段,有关考研复试、调剂的相关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尽管教育部早已明令禁止教培机构所谓“保录包过”的宣传及“助考”行为,但仍有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在“考研热”中看到商机,在招揽生源时开设“包过班”“保录班”,宣称“不过退费…【详细】
-
4月8日
- 当下,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严防死守,奋勇抗击,成效显著。抗击疫情,是一场不见硝烟的人类与病毒殊死搏斗的人民战争,是国力与人性的全面考验。为了致新冠病毒于万劫不复之死地,夺取抗疫的全面胜利,我们作为抗疫大军中的普通一员,必须在抗疫斗争中学会“忍…【详细】
-
4月8日
- 用得不放心、堆着还碍事、扔了又可惜……看着家中一大堆的“超龄家电”,您是否还在苦等回收服务送上门?现在机会来了——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日前表示,自2022年起,协会计划用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组织开展“百城千乡万户家电惠民收旧焕新潮”活动。【详细】
-
4月8日
-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一场风暴,总觉得蝴蝶效应是夸张出来的。没想到一张照片可以像一只蝴蝶一样,扇动翅膀,在微信、在网络、在报纸,在人们的心里轻轻地飞。【详细】
-
4月8日
- 上周,有媒体对153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8%的受访青年都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即便感到困意,84.1%的受访青年还是会继续刷手机。69.5%的受访青年直言睡前刷手机会增加入睡难度。【详细】
-
4月2日
- 日前,一批以“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为主题的绘本、宣传挂图陆续出现在各企事业单位,这是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倡导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一项具体举措。此前,全总女职工部已编著出版《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指导手册》,并录制宣传片、动漫微课,以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创建…【详细】
-
4月2日
- 杭州市民王某连续2次饲养保护动物辐纹陆龟致死后,再次向卖家购买辐纹陆龟时被公安查获。日前王某在签订诉前赔偿协议并承担公益赔偿金人民币4500元后,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详细】
-
4月2日
- 三四十年前,进厂,进大学,进城,一个“进”字,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迎来了巨变的财富新时代。这个“进”字,更多的是进入商品经济,招财进宝,变囊中羞涩为腰缠万贯,变矮旧破房为高楼大厦,变粗茶淡饭为珍馐美馔,变土鳖穷酸为土豪大款。【详细】
-
4月2日
- 随着反对食品浪费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市场日渐升温。临期食品“热卖”,这是一件大好事,这说明人们对反食品浪费已慢慢地达成了共识。【详细】
-
3月18日
- 最近,“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详细】
-
3月18日
- “让孩子长得更高”,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为了能够“让孩子长得更高”,许多父母想方设法为孩子寻求“长高神药”。【详细】
-
3月18日
- 公共场合之公民素质相容相违修为提升,诸如此类,应该是论文研究课题,不是新闻评论社会议论话题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详细】
-
3月18日
- 今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恰逢全国两会,有关“性别平等”“妇女权益”问题又成为代表、委员和媒体热议的焦点话题。【详细】
-
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