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一“耕”红线,擘画平畴沃野新“土”景

当你享受一顿丰盛大餐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承载这些劳动,需要一块充满生机的土地;当你欣赏梯田美景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照料这片田地的艰辛和不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大自然孕育一厘米适合耕种的土地,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6月25日是我国第32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要以其为契机,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利用好每一寸耕地,让希望在田间地头萌芽,让幸福在农田中生长,擘画一幅平畴沃野新“土”景。

加强耕地保护,共同端稳中国饭碗。“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从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到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施行,基本农田上升为永久基本农田;再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一项项有力制度措施,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为保证粮食有效供给提供可靠保障,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加强耕地保护,新科技绘就兴农图。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新科技赋能农业,从选种、灌溉、收割等全部流程智能化,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数字化。中国农业已迈上现代化的快车道。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另外,“键对键、网对网、面对面”等方式指导农民不误农时,手机直播成为不少农民的“新农活”。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用上“金扁担”,让每一寸耕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不断提升广大农民朋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强耕地保护,营造全民参与氛围。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节约一方土,收获一片天。保护好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牢牢树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意识,努力提升群众保护耕地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能力水平,着力营造保护耕地、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从孩子抓起,从小培养珍惜土地资源的观念和良好习惯。我们要倍加珍惜耕地资源,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用心耕耘,不负每一寸土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吴辰)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