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叶福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食用菌企业成功入选,荣获首届“江苏味美菜园”称号。【详细】
-
5月20日
-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培育发根力强的适龄适插壮秧是机插育秧成败的关键,也是水稻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关。【详细】
-
5月13日
- “去年,我又添置了一台植保无人机,现在家庭农场的田间飞防作业如虎添翼,让我更省心了。”立夏时节,记者来到开发区普善社区国泰家庭农场走访时,正从田间回来的农场主王国太高兴地介绍道。【详细】
-
5月13日
- 近段时间,正值农村育秧整地做秧板之际,记者在陵口镇乐善村住基组茅光玉家庭农场看到,随着新型配套农机的不断引进和利用,如今,育秧整地、做秧板、开秧田沟也用上了一体化的智能化机械装备,以往那种人工做秧板的…【详细】
-
5月13日
- 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记者昨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水稻生产要聚力聚焦“保供、提质、绿色”三大任务,坚持稳定面积产量、提升质量效益、推进绿色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水稻稳产保供增收能力。【详细】
-
4月22日
- 19日中午,云阳街道花园村的瑞田家庭农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详细】
-
4月22日
-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如何抓好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推进我市“三农”高质量发展?【详细】
-
4月22日
-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详细】
-
4月15日
- 目前我市小麦除少数播种特别迟的田块外,大部分田块已抽穗扬花。由于4月11日至今出现了一个连阴雨过程,正值大面积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有利于赤霉病的侵染和显症。【详细】
-
4月15日
- 四月微雨轻扬,导墅镇马家村的贺春的70亩梨园内一片苍绿,如花生米般大小的梨果儿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详细】
-
4月15日
- 当前,我市小麦已陆续开始抽穗,逐步进入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由于受田间菌源充足、春季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今年赤霉病流行风险高,防控形势严峻。【详细】
-
4月8日
- 4月5日上午阳光明媚,在访仙镇刘家村附近的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边,52岁的刘程平正在巡视水塘里龙虾的活动情况。【详细】
-
4月8日
- 3月31日,吕城镇机手田文高从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办证大厅,免费领取了2021年我市第一张《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他高兴地说:“有了这张跨区作业证,路上的车辆通行费就不用交纳了。4月中下旬,我准备到湖南等地收割油菜和早稻。”【详细】
-
4月1日
- 日前,农业农村系统2021网上冬训“十百千”行动正式开启,我市共6名学员参加培训。【详细】
-
4月1日
-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时节,各乡镇农户正忙着选购良种,我市也于第一时间发布了2021年水稻主推品种利用意见(详见本报3月27日2版)。相较于去年的主推品种,今年的主推品种有了一些变化。【详细】
-
4月1日
- “我饲养的鸡、鸭、鹅整天放养,吃的饲料也是我精心调配的无激素饲料,保证给广大顾客提供生态家禽。”每天一到饭点,珥陵镇护国村养殖户倪玉新就会推着装满饲料的小车来到养殖区,几百只生态鸡从四面八方涌来,十分壮观。【详细】
-
4月1日
- 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如何推动我市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慎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省农村改…【详细】
-
4月1日
- 记者从3月24日召开的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新“五个一”服务系统培训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会上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我省已启动了“千村万户百企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并开发了测土配方施肥新“五个一”运行软件。【详细】
-
3月25日
-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坚持以强化监管为抓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和农机安全进行有效监管,不断巩固了农业安全生产防线。【详细】
-
3月25日
- 受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部分麦田湿度较大,再加上今年小麦田块类型复杂,生育进程差异大,苗多旺长田块多,因地制宜加强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夏熟有个好收成,成为不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春…【详细】
-
3月25日
- 20年前,司徒镇杏虎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茅山老区省级贫困村,发展相对滞后,老区人民的生活艰苦。【详细】
-
3月18日
- 在当前种粮效益缩水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始搞创意经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走特色化发展路子。延陵镇留岸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史杨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详细】
-
3月18日
- 眼下,又到水稻备种时节。今年的水稻主推品种有哪些?如何合理布局选用品种?这些成了农民春耕备耕之际关注的话题。记者就此走访了市种子部门和麒麟种业。【详细】
-
3月18日
- 今年我市水稻早熟晚粳主推南粳3908、南粳晶谷。这两个优质食味稻米品种有哪些优势?抗病抗逆性如何?【详细】
-
3月11日
-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坚持以固基促稳为基础,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底盘。2020年,本市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获得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详细】
-
3月11日
-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给“笨拙”的农机赋予一个智慧的“大脑”已非难事,在智能化操作系统的加持下,农业生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详细】
-
3月11日
- 3月9日下午,延陵镇赵巷村一方绿油油的麦田内,几位农民手挥铁锹在田间忙着清沟理墒;麦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正在进行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的喷药防治。而临近的一块金黄的油菜地里,一些村民则进行油菜菌…【详细】
-
3月11日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耕备耕已在我市各地紧锣密鼓地展开。近期气温回升明显,雨水适中,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搭好夏粮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详细】
-
3月4日
- “老韦,田里的肥料都撒下去没有?”1日上午,记者冒雨来到珥陵镇珥城村见到种植大户韦云龙时,他正在自家的库房内整修农机具。【详细】
-
3月4日
- 由于冬季积温偏高、近期雨水偏多,油菜生育期较常年有所提前,全市油菜已陆续进入开花期,田间菌核已开始萌发。【详细】
-
3月4日
- 市粮作站专家提醒各地:由于小麦田块类型复杂,在春季田间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当前苗情特点,因苗制宜,加强分类指导,落实各项田管措施,促控结合,夯实夏熟丰产基础。【详细】
-
2月25日
- 22日下午,记者来到云阳街道永福行政村朱甲自然村轩毅家庭农场采访时,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朱渭鑫正驾驶着铲车给营养土“翻身”。【详细】
-
2月25日
- 丹阳市土肥站作为我省16个首批试点县之一,被评选为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详细】
-
2月25日
-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和农业基地,深化农旅融合,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企业)催热了本地农业观光游,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详细】
-
2月25日
- 立春已过,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将迅速生长。【详细】
-
2月18日
- 农历正月初五,乡村年味正浓。开发区小丫家庭农场主魏国良趁着晴好天气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详细】
-
2月18日
- 庚子年年根,珥陵镇丈山村后庄自然村的文龙家庭农场主庄文龙格外忙碌,在给小麦施完肥后,他就和妻子忙活着盘点过去一年的粮食收成、经济收支情况。【详细】
-
2月18日
- 当下正是水芹上市的高峰期,在导墅镇里庄村,记者看到,农户王庆寿正在水塘里忙碌着,他用勤劳书写着水芹致富的故事。【详细】
-
2月4日
- 立春已过,温度回升较快,小麦将有较大的生长量,并会陆续返青起身拔节。针对小麦当前苗情特点,市粮作站专家提醒农户:早春田间管理要围绕促弱控旺转壮,分类精准管理,为春季施好拔节孕穗肥争取足穗攻大穗打好基础。【详细】
-
2月4日
-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新的一年,我市在继续巩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将加快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努力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和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详细】
-
2月4日
- 记者昨从市委农办获悉,2020年以来,我市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详细】
-
1月28日
- 25日下午,寒风阵阵,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感到止不住的凉意,可在延陵镇麦溪村的一方农田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详细】
-
1月28日
-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位于司徒镇高甸自然村的甲鱼养殖基地迎来了丰收,养殖户在忙碌的同时,也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详细】
-
1月23日
- 隆冬时节,正是水芹上市的高峰期,记者走进素有“水芹种植专业村”之称的访仙镇双茆村一方水芹基地【详细】
-
1月21日
- 截至目前,我们村种植的‘软香玉’大米已经卖出一大半了,用礼盒精包装的米每斤能卖到12元。【详细】
-
1月21日
- 正值农村冬闲时节,如何抓住冬闲有利时机改造鱼池?市水产部门提醒养殖户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详细】
-
1月21日
- 为积极应对低温冰冻天气,切实抓好渔业防寒防冻工作,市渔业部门特提出如下防寒防冻措施。【详细】
-
1月14日
- 数九寒冬,走进高新区天元村蔬菜基地,一畦畦蔬菜大棚遍布村头地边,棚内的早熟番茄生机盎然,已经挂出青色的小果,嫩绿的莴苣苗也是生机勃勃。【详细】
-
1月14日
- 记者到珥陵镇联城村亲亲果园家庭农场走访时,农场女主人金夕娣满面愁容地告诉记者,由于寒潮原因,草莓不仅长势不及去年,价格也普遍走低,可大棚取暖让种植成本提高了,这令她很是忧愁。【详细】
-
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