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作响的油锅,是他无声世界里最响亮的希望

核心提示: 晚上十点,开发区吾悦广场金街的灯光次第熄灭。“滋滋”的油声渐止,奶酪炸猪排摊主周水平利落地收拾着摊位,妹妹将剩余食材仔细收进冰箱,外甥女小心抱着书包静立一旁。三人骑着电动车,沿着夜色驶向十五公里外的陵口折柳——这段归途,是一天忙碌的终点,更是平凡生活中最踏实的相伴。

听障人士周水平的夜市人生:

滋滋作响的油锅,是他无声世界里最响亮的希望

4a56e8ef2c28c281bb809eef571a91a0

图为周水平和妹妹在摊位上忙碌着。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晚上十点,开发区吾悦广场金街的灯光次第熄灭。“滋滋”的油声渐止,奶酪炸猪排摊主周水平利落地收拾着摊位,妹妹将剩余食材仔细收进冰箱,外甥女小心抱着书包静立一旁。三人骑着电动车,沿着夜色驶向十五公里外的陵口折柳——这段归途,是一天忙碌的终点,更是平凡生活中最踏实的相伴。

今年45岁的周水平是陵口折柳人,出生时的一场意外损伤了他的耳神经,从此世界一片寂静。从特殊教育学校高中毕业后他独自闯荡,生活却接连给他出难题:离异后独自抚养读初二的孩子,母亲曾因口腔癌手术身体虚弱。他始终秉持“不能再给父母添负担”的信念,独自扛起所有。

可单靠一份工作,很难撑起一个家的开支。周水平白天在超市上班,从早上七点忙到下午三点,每月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学费、生活费不断增加,他心里着急,开始琢磨着“多挣点钱”。一次下班路过夜市,看着热闹的摊位和来往的人群,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摆夜市,时间能错开,还能多一份收入。”

但听力障碍和时间紧张,成了他创业路上的两道坎。与人沟通只能靠写字或手势,备食材也需要大量时间——超市下班后,他根本来不及独自完成从采购到预处理的所有工作。就在周水平犯难时,妹妹主动站了出来:“你放心上班,食材的事交给我。”

从此,兄妹俩形成了默契的“协作模式”:每天上午,妹妹会提前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回家后清洗、切菜、腌制,把一切准备妥当;下午放学的点,她先去学校接自己的孩子,再带着孩子赶到夜市摊位与哥哥周水平一起出摊。“妹妹比我还累,有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说起妹妹的付出,周水平为记者打了这行字。

外甥女的懂事,更成了摊位旁的一抹温暖。知道舅舅和妈妈忙碌,她从不在摊位前吵闹,每天晚上都带着作业本,借用对面店铺门口的桌椅,借着店里透出的灯光写作业。“店铺老板人好,知道我们的情况,从来没说过什么。”周水平用手机打字告诉记者,有时候顾客看到孩子认真的样子,还会特意放轻脚步,这份不经意的善意,让他心里暖暖的。

商场的体谅,也给了周水平莫大的支持。当负责人了解到他的情况——听障、独自抚养孩子,还要兼两份工后,不仅主动为他减免了部分房租,还打破了“房租按年缴纳”的常规,允许他按月支付。

如今,周水平的夜市摊位已经营了两个多月,凭借食材新鲜、价格实惠,积累了不少回头客。他还打出“拍摄奶酪炸猪排发布小红书和抖音,点赞超过1000,评论满200,免费吃半年炸芝士”的活动,不仅吸引了顾客,更在网络上收获了许多市民的鼓励。

每天从超市到夜市,从丹阳到陵口折柳,周水平的生活被填得满满当当,他却从不言累,他用坚韧扛起了生活的责任,而妹妹的帮扶、外甥女的懂事、商场的善意,就像一束束微光,汇聚成温暖的力量,陪着他在平凡的日子里,一步步往前走。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