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小学“萌宠”驻校解锁护眼新方式

核心提示: “快看!它又躲进小木屋了!”下课铃刚响,马相伯小学的走廊上便瞬间热闹起来。

04b801ab9fb93e8708b1c24603b5a35f

图为学校内的“松鼠部落”;

53866f3b95a2a01f12f9a0ab32ee4307

图为课间老师带着学生们投喂、观察松鼠。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快看!它又躲进小木屋了!”下课铃刚响,马相伯小学的走廊上便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涌向窗边和走廊,目光追随着在学校花园树丛间跳跃的灵动身影——八只驻校松鼠,它们已成为校园里最受欢迎的“特别校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间十分钟,成校园里最鲜活的风景。

昨日上午,记者在该校课间时看到,以往安静的走廊如今充满了孩子的欢声笑语。二(1)班的同学们正兴奋地指着花园方向,身边围拢的同学踮着脚尖,努力寻找松鼠的踪迹。“在那里!它跳过去了!”一个个小脑袋随着松鼠的移动而转动,眼睛里闪着光。

“现在下课第一件事就是找松鼠,眼睛看远处一点都不觉得累!”四年级(3)班的李思岩向记者展示她的“松鼠观察日记”,上面画着三只形态各异的松鼠,旁边仔细标注着“跑得飞快”“爱吃核桃”等观察心得。她笑着说,自从班级参与“松鼠领养”,每天都盼着课间,“之前我们带的松子,松鼠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特别可爱!”

据了解,这八只松鼠是学校今年6月特意赶在六年级毕业生离校前引入的“新居民”。德育处李桦老师向记者透露了当时的用心:“我们特意赶在六年级毕业生离校前让松鼠‘安家’,让这份校园的灵动成为毕业生的独特记忆。”

李桦坦言,此前曾为引导学生课间远眺护眼而犯愁:“单纯的说教效果有限,直到松鼠来了,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孩子们是主动离开教室,眼睛自然得到放松。”如今,这些毛茸茸的“校园伙伴”不仅成了孩子们的牵挂,更悄悄改变了课间模样。

为让学生更深入亲近自然,学校推行了“班级承包制”,每个班级轮流领养松鼠一个月。记者在校园里看到,孩子们不仅会准备松子、核桃等食物投喂,还会认真记录松鼠的生活习性。

“刚开始,松鼠见人就躲,现在我们轻轻走过去,它会停下来看我们。”三年级(1)班的常晨翔向记者分享着他和松鼠之间的“小默契”,语气里满是骄傲。

从引导学生主动远眺,到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这八只小松鼠正用它们灵动的身影,在校园里编织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暖画面。李桦感慨:“看到孩子们追着松鼠跑、笑着分享发现,就知道这份‘自然教育’,比任何叮嘱都更有力量。”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