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儿童蹦床存安全隐患,你注意了吗?

核心提示: 初夏时节,气温适宜,很多家长选择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到公园或是商场的游乐场内玩耍。

本报记者 姜康

1

图为庙会上,小朋友正在玩蹦床。 记者 姜康 摄

初夏时节,气温适宜,很多家长选择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到公园或是商场的游乐场内玩耍。在众多的游乐场所内,各式各样的儿童蹦床受到不少家长和孩子的“追捧”。不过,记者走访发现,有些家长对这类游乐设施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放任孩子独自玩耍,而大部分商家缺乏安全意识。

16日晚上,开发区吾悦广场外的小型广场上,旋转木马在绚

丽的灯光下奔跑,轨道小火车努力地奔驰,摇摇车尽情地摇摆……孩子们发出愉快的笑声。多位经营者表示,白天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时间,所以玩的人较少,晚饭后前来玩耍的孩子会明显增多,要是赶上节假日,场面则相当“火爆”。

在这些电动游乐设施旁,3张蹦床整齐排列着,几乎每张蹦床上都有小朋友在上下弹跳,玩得不亦乐乎。旁边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记者看到,小朋友上蹦床后,工作人员用安全绳索固定住其胸部和腿部。蹦床下面有四个支撑,两个对角处立着两根长度五米左右的斜杆,斜杆顶部设有弹力绳将小朋友拉起。小朋友需要在蹦床上通过踩蹬等动作,让身体上下弹跳,从中体验蹦跳的快乐。

“孩子是开心了,但是我总感觉有点危险。”市民邹女士看着蹦床上开心玩耍的孩子,心里十分紧张。她告诉记者,她所担心的主要是这些设施的质量是否可靠,孩子在蹦床上动作较大,如果设施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这里部分蹦床存在设备陈旧、卫生不佳等情况。对此,经营者表示,虽然这些设施有些已经陈旧,但因为都不是惊险项目,安全绝对没有问题。

此外,随着城镇化发展和百姓休闲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些原本常驻城区游乐场的游乐设施,正渐渐以临时安装的形式向乡镇扩散,在一些较大的集市庙会上还出现了一些中小型游乐设施。

18日晚上,记者来到练湖庙会,看到摊点星罗棋布,人群攒动,但最热闹的要数庙会上的中小型游乐设施,海盗船、蹦蹦床、卡通小火车……吸引了很多孩子。

“一位10元,可玩10分钟,快来过把瘾……”蹦床老板一边吆喝一边给小朋友安排位置,旁边则站满了等候的人,生意十分火爆。记者走近查看发现,大多蹦床设施陈旧,支架漆皮脱落,孩子全身就两条安全带,有的孩子可以蹦上一米多高,看上去极其危险。当记者询问老板设施的安全性时,老板表示,他赶集多年,从未出现过安全问题。

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因玩蹦床等游乐设施造成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受伤人员不仅仅是小朋友,成年人也不少,尤其是“蹦床公园”等类似“网红”场馆出现后,伤人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就蹦床会导致身体的哪些部位受到危害,记者咨询了云阳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文明。“虽然通过蹦床运动可以加强孩子腿部的肌肉群以及小脑平衡功能,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另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心情比较愉悦,也有利于心理的发育,但蹦床这项运动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是存在不少危险的。”徐医生表示,蹦床触底反弹时冲力较大,而多数蹦床的安全绳索又恰好系在小朋友的腰椎附近,因此小朋友在玩蹦床时,如果受到较大的外部冲击力,就很容易受伤,“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各个部位的关节,尤其是颈椎、手肘、手掌、手指、脚踝等部位。而由于不能保证每一次的弹跳都能够承受垂直重力,一旦发生偏斜,严重者可能会损伤脊柱、椎骨、关节、韧带等。”

在此,徐医生提醒,父母带孩子玩蹦床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场所,在确认资质和设施安全后,做好正确的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