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工作、省吃俭用买了两份保险,想给身患残疾的儿子以及年幼的孙子一份保障,不料保险合同的内容与她当初办保险时所知道的并不一样,而保险经办人也否认曾作出承诺——
购买保险后要退保引发的纠纷
本报记者 贺丽华
今年52岁的张小凤(化名)是一名农村妇女。10年前,她与丈夫分道扬镳后,便独自带着孙子以及身患残疾的儿子、儿媳艰难地生活着。然而,等她老了,这个家该怎么办?为了给家人一份保障,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她硬是咬牙买了两份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保险产品。如今她已缴费9年,按照合同约定,明年就可期满,但最近突然得知保险合同的内容与当初经办人介绍的并不一样,她瞬间感觉天塌了。
未来的希望!
家境困难仍咬牙购买保险,只为给儿子和孙子一份保障
2015年时,张小凤在一家厂里上班,每天坚持加班加点,收入还算不错。“儿子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儿媳患有肢体残疾,加上刚出生的孙子,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我一人身上,我只能拼命工作,保障全家人能够生活下去。”因家境比较困难,张小凤原本并没有买保险的打算,但经同村人吴琴(化名)的再三推荐,加上她担心等自己老了或失去收入后,孩子们便没了倚仗,所以她最终决定给儿子和孙子各买一份保险。
“吴琴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当时她在一张纸上画着,将缴纳的本金比作母鸡,然后鸡可以不停地生蛋,意思是我们每年都可以获得一笔收入,并且满20年后两份保险总共可以一次性拿到七八十万元。”张小凤告诉记者,当时她觉得买这两份保险很划算,尤其是20年后,正是孙子上大学以及结婚要用钱的时候。于是,之后的每一年,她尽可能地省吃俭用,无论日子过得再苦,也会按时缴纳两份保险的费用21000元。
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参保人需连续缴费10年,今年已是张小凤缴费的第9年,眼看明年就要期满,却不想发生了变故。“这些年,一方面儿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治疗上花了很多钱;另一方面厂里的效益不好,今年我更是被查出肺部有结节,无法长时间工作,只能靠打零工赚点生活费。此外,儿媳想在网上找工作,结果被骗了9万元。在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情况下,我不得已向姐姐还有其他一些亲朋好友借了很多钱。”张小凤说,最近姐姐的家人被查出患了重病,急需用钱,而眼下她一贫如洗无法还钱,思前想后,她决定退保。
感觉天塌了!
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如今退保只能拿回不到一半本金
然而,当张小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吴琴后,却被告知现在退保只能拿回不到一半本金,这让她慌了神。“当初她向我们介绍时,并没有说中途退保会产生损失,而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她现在改口说20年后两份保险一共只能拿到二三十万元。”
“20年后可以一次性拿到七八十万元”是当初张小凤下决心参保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家人未来生活的最大希望,如今却化为泡影,“我们一家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低,所以根本看不懂合同内容,当初儿子完全是按照吴琴所说的在合同上签的字。”
那么,这两份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什么?近日,记者陪同张小凤来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丹阳支公司。经工作人员查询,两份保单目前已缴纳189000元。按照合同约定,自参保日起,参保人每年可从万能账户领取一笔钱(目前两份保单已领48300元);满60岁后,每年可领取的钱按一定比例递增;满80岁后,可取回本金。而如果现在退保,两份保单共退86000多元。
这个结果让张小凤很崩溃,“原来根本就没有20年后可以一次性拿到一笔钱的说法。儿子现在才32岁,孙子才9岁,在他们满80岁前,每年一共只可以拿到几千元,这根本无法保障他们的生活,这些年我辛苦缴这些钱还有什么意义?”张小凤觉得自己现在进退两难,“我如果现在退保,将损失54000多元;可如果继续缴纳,想要拿回本金又遥遥无期。”
坚持讨说法!
经办人未仔细说明合同内容,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经再三考虑,张小凤还是决定退保。“我遇到困难时,姐姐向我伸出了援手,如今她陷入困境,我肯定要把借的钱还给她。”张小凤说,“虽然按照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所说,中途退保确实会产生损失,但我坚持要求全额退保,毕竟吴琴作为保险经办人,当初并未如实告知合同内容,对中途退保规定也未作仔细说明,因此她或者她所在的保险公司应该承担责任。”
对于张小凤提出的要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丹阳支公司的工作人员已进行登记,并承诺会尽快安排处理人员与张小凤沟通。
同时,记者也联系了吴琴,但她表示,当初自己并没有向张小凤承诺20年后可以一次性拿到七八十万元,“我说的是20年后账户内累计返还的钱可以取出一部分来,用于其孙子上大学或者成家。至于这两份保单,等参保人员满80岁,前后总共应该可以拿到五六十万元。”
14日下午,张小凤联系记者,表示保险公司方已有初步的解决方案,通知其前往签字办理。记者随即陪同张小凤来到保险公司,了解到自接到张小凤反映的问题后,该公司经多次讨论协商,并如实向上级公司汇报张小凤家庭存在困难的情况后,最终获批先对张小凤今年缴纳的保险费用予以退还。之后,张小凤提交了儿子与儿媳的残疾证明以及其他材料,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两三天内钱款即可返还到账。至于张小凤缴纳的剩余本金,保险公司方表示后续会进一步协商处理。
20日,张小凤表示,退还钱款已到账,并且吴琴当面与其进行了沟通,让其向村委会申请出具家庭确实存在困难的证明,剩余的保费她会尽可能地帮助争取退还。
关于此事的后续进展,本报记者将跟踪报道。
一切以合同内容为准,仔细阅读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是关键
对于张小凤的遭遇,江苏沪宁律师事务所的束鹏杰律师表示,从法律层面讲,一切以参保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内容为准,因此,参保人在参保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参保人切不可一味听信销售人员的说辞,看不懂合同的,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帮助审核,同时全程录音,保存证据。”不过,束鹏杰坦言,有时即便当事人录了音,发生纠纷后也不一定能够维权成功,“从过去的案例来看,保险公司往往会以‘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欠缺’等为由拒绝承担责任,而有参保人签字的合同则能让保险公司不承担相关责任。”
事实上,保险合同复杂难懂,不仅内容多,而且其中包含了许多专业术语,导致大部分参保人员在参保时都不会仔细阅读。因此,一旦保险经办人在介绍时只谈能给参保人带来的好处,尤其在解释责任条款时避重就轻,那么发生纠纷后,参保人员便会陷入被动。
对此,一位从事保险行业12年的业内人士提醒道,首先,投保人在拿到保单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核实合同中的关键信息,包括保障内容、保障时间、保额是否有误。这个环节是确认自己购买的究竟是什么产品,避免弄错。接着是核实各种个人信息,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姓名、联系方法、联系地址等常规信息。其次,仔细阅读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有不懂的,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中,保险责任注明了保险公司保障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赔付以及如何赔付。至于免责条款,又称“责任免除”,注明了在哪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不理赔。最后,注意关键日期节点,包括犹豫期、观察期、保单生效日。其中犹豫期也称为“冷静期”,在犹豫期内随时可退保,无损失。宽限期是指在首次缴付保险费以后,如果投保人在之后续期没有及时缴费,保险公司将给予投保人宽限期限,投保人只要在宽限期内缴纳了保险费,保险合同就继续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