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公园内露营。记者 高欣 摄
本报讯(记者 高欣)春回大地,阳光正好,每逢周末,不少家庭都会走到户外。而与以往单纯的踏青赏花游不一样的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会带上便携式帐篷、折叠椅等,在公园内、草地上露营。
上周末,记者走访了万善公园、丹凤公园、水晶山体育公园以及多个水库周边等地,发现市区的万善公园、人民公园露营人数相对要少一些。经常和朋友露营的马女士告诉记者,丹凤公园里树木比较多,且空旷地距离停车地较远,搬运东西不方便;万善公园虽然就在市区,但踏青的市民较多,所以他们会选择远离市区的地方露营,“像水库周边、七峰湖、马塘桥体育公园等地,就是不错的选择。”
16日下午,记者来到七峰湖风景区,看到不少人在草坪上支起了帐篷,铺开餐布,摆上水果零食等,还有部分市民自带桌椅和吊床,和朋友休憩聊天、打牌,小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打闹,很是惬意。
带着一家三口前来露营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次露营,他特地提前来踩了点。不仅如此,王先生的妻子专门网购了帐篷、桌椅等装备,还为家人提前准备了食物与茶水。
在现场,记者看到景区内有保洁人员专门清理垃圾,周边也配有垃圾桶,整体卫生情况较好。保洁阿姨告诉记者,一般逢周末、假期、天气好的情况下,有很多市民会选择来此露营,“周围就有垃圾桶,大家也都比较自觉地带了垃圾袋,露营完就会放进垃圾桶,我就负责清理一些遗留的、细碎的垃圾。”
17日晚上,记者在丹凤公园看到,地势平坦、有树荫、远离人行步道的地方成为不少市民搭建帐篷露营的首选。菱形的天幕两边撑着帐篷杆,拉紧拉绳并用地钉固定,装点挂饰,很是漂亮。也有三两好友在草坪上直接摊开野餐布,摆放出提前准备好的零食、蛋糕等,惬意地聊着天。大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小孩子在草地上嬉戏玩乐,现场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马女士告诉记者,每次露营前她都会提前做攻略,选择在不同的地方露营都需要准备什么器材和装备。“我是疫情那两年开始接触露营的,一开始就是一块野餐垫,后来就购置了帐篷。再后来因为去了较远的水库,所以就买了野营推车,和朋友们一起添置的,算下来小几千就全部搞定了,还能反复使用,还是蛮划算的。”马女士表示,不用长途跋涉,也无需太高成本,支起一顶帐篷,摆上三五桌椅,就可以亲近自然、增进亲子关系,是她选择露营的理由。这次马女士选择晚上来到公园内露营,将帐篷支在一块草坪上,挂上太阳能电源和灯带,再调个灯光,和朋友们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享用美食,特别有氛围。
不过,在记者走访中,有市民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水库周边的垃圾桶数量较少且零散,垃圾打包后丢弃时很不方便;公共厕所位置较为偏远,很难找寻且需要排长队,带来较大的不便;人流量大加上停车区域少,附近堵车时有发生……“希望这些情况能得到相关部门重视,早日改善。”一市民呼吁道。
市民朋友,趁着天气正好,快带着家人孩子,约上三五好友,带上露营装备亲近自然!不过,虽然身处户外,但请大家将文明旅游记心上,自觉处理冷餐垃圾等废弃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