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条“外卖小哥撞老人”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被撞老人索要千元,而外卖小哥则情绪崩溃,连称送外卖要超时了,自己并非故意,甚至下跪道歉——
外卖送餐,“安全”才是最快的送达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一条“外卖车磕碰老人”的视频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据悉,这名外卖小哥不小心撞倒了一名老人,老人称腿被撞断,索要千元赔偿,而外卖小哥听闻后一边解释,一边连扇自己,情绪崩溃。对此,网友议论纷纷,一些人同情外卖小哥,认为老人存在“碰瓷”嫌疑;也有一些人认为外卖小哥确实不易,但绝大多数外卖小哥不注重交通规则,对自己不负责,对他人更是一种伤害。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各种外卖软件的兴起,外卖小哥为了争分夺秒地抢单送单,无视交通规则,甚至逆行、闯红灯等,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在街头,越来越多的身着各种外卖平台标识的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无视交通法规,或逆行,或闯红灯,或驶入机动车道……悲剧往往就此产生。有民警表示,送外卖车辆产生交通变乱,主要原因如闯红灯、逆行、争道抢行、不按划定车道行驶等。此外,由于送外卖人员随时使用手机抢单、接单,需要打电话确认送货地点,因此一边使用手机一边骑车,也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曹女士家住开发区迎春路一小区,因为迎春路两侧商铺众多,她经常看到外卖小哥的身影。“车流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卖小哥一边骑车一边单手翻着手机,查看订单信息。”曹女士告诉记者,迎春路两边商铺众多,居民小区、单位也多,路两边经常停满了车,人流量也不小,路况较为复杂,“就是专心骑车,有时还容易发生碰擦,更何况一边看手机一边骑车呢?”
“之前,我就在这条路上,看到过一位外卖小哥,碰倒了一位老年人。虽无大碍,但两人扯皮了半天,老人当即上前把外卖员的电动车钥匙拔了下来,最后外卖员赔了150元钱给老人才算了事。”曹女士说,现在街头外卖小哥越来越多,虽说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由于要赶着送餐,他们在路上车速普遍较快,希望相关的从业公司能给工作人员制定严格的出车规定,避免不安全、不文明的骑车行为,尽量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
市民张先生也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就在自家小区门前与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发生了碰撞。“由于是刚刚出小区门,所以我的车速是很慢的。可一辆逆行的外卖电动车一下子从我的视野盲区开了过来,撞到了我的车上。”张先生表示,当时外卖小哥从电动车上摔了下来,车子也倒了。“我下车后,他也从地上爬了起来,看起来问题不大。”张先生说,“那名外卖小哥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见我也没什么问题,便着急上车继续送餐去了。”张先生表示,当时他吓了一跳,“车被撞了倒不算什么事,万一我被他撞伤了,要赔偿医药费,那得抵得上他送多少订单,还是希望他们骑车能小心点。”
谈起外卖小哥不按交通规则骑车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私家车主都有一段难言的“痛”。采访中,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驾车临时停在一公交站台附近,就在他再次起步准备行驶时,车头前突然窜出一辆电动车,吓得他一脚刹车,紧急将车停住才避免了车祸发生,而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却“潇洒”地绝尘而去。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外卖小哥不仅存在随意变道、逆行等违法行为,也常常出现骑车看手机等危险驾驶行为。
去年3月,美团外卖宣布试点新机制,取消以往的差评、超时等扣款项,试行加减分机制,外卖骑手收入与差评不再直接绑定。
不少市民认为,新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外卖配送中的交通违法行为。然而,一年来,新机制带来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要让文明配送蔚然成风,还需要多方合力。外卖配送人员要强化守法尊法意识。为了多跑单、多挣钱,为了不因迟到被顾客差评或投诉,一些外卖配送员无视交通法规和通行安全,出现交通违法行为。作为配送人员,要时刻反思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会给道路交通秩序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会给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会给自己及家庭带来什么负面影响?通过自我反思,提高守法尊法意识,提升文明出行、文明配送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时刻把好心中的“安全关”,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在此,交警部门提示,送外卖人员出行时务必遵守交通规则,在正确的车道上行驶;在驾驶时要集中注意力,按照信号灯和交通符号标线的指示行驶;在骑行中假如需要接打电话,或是查询地点,一定要停下车辆,并将车辆停放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同时,警方也吁请订外卖的市民,多一份谅解和耐心,不要去催单。此外,交警也提醒外卖从业公司,平时要加强对外卖员工的交通知识培训,做到守法出行,平安出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