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江苏明确不得强制学生买校服”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有人认为,校服没个性,没有必要穿;也有人认为,从遏制攀比等方面来看,校服还是要穿的——
中小学生有必要穿校服吗?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文,具体部署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文中指出:选择统一着装的学校要认真落实“学生(家长)自愿购买校服”的原则,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购买校服。该消息引起社会关注,并引发不少人对于“中小学生是否有必要穿校服”的热议。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市民对于校服的记忆都十分深刻。在穿校服的必要性上,有人认为校服不能彰显个性,花钱买校服很浪费;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生穿校服可以减少攀比,方便学校管理。
“我非常理解中小学生对校服的感受。学生时代,我对校服的认知可以说是非常单一和简单。在我眼中,校服就是一种非常无聊和严格的服装,没有任何色彩和个性可言。我认为穿校服是为了遵守规矩,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说起关于校服的回忆,市民李先生很是感慨,“我上高中那会儿,学校只要求我们每周一穿校服上学,但我们的班主任很严厉,要求我们每天都要穿校服。那时候,我觉得校服既不好看也不舒服,天热的时候不透气,天冷的时候又不保暖,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满满的青春记忆里,却是一个个穿着校服的身影。”
“我上学那会儿不喜欢穿校服,也不理解为什么学校要求我们穿校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理解校服的意义,发现它的存在确实有必要。”市民刘先生觉得,穿校服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集体打下情感基础。此外,穿校服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着装规定,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建设。穿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更加注重团队和集体的利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校服在遏制孩子的攀比之风上有着重要作用。“孩子还在上小学,就已经每天在琢磨要穿什么去上学。我觉得,太过注重穿搭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位市民如是说。一些市民表示,穿校服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在穿衣方面的浪费,让学生不必为了追求时尚而大量购买服装。这种简洁而实用的服装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和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而且,穿校服也能够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这样的意识对他们的成长有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提出,穿校服也可以防止外部人员进入校园,保障学生的安全。当外部人员进入校园时,由于没有穿上学校的校服,很容易被辨认出来,从而被及时阻拦和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让校园内的安全问题得到更好的保障。学生可以在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这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起对学校和教育的信任和依赖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