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萧也平 魏郡玉
“来到萧氏宗祠,有一种莫名的熟悉和亲切感,像是游子回到了家乡。”29日上午,一群来自云南、贵州、常州等地的萧氏后人前来访仙镇萧氏祠堂瞻仰祭祀。每到这个时候,沉静淡然的古村落就会“热闹”起来。
萧氏宗祠初建于元朝,后经明、清多次修缮,是一座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皇家宗祠。宗祠展示萧氏家族历史文化、家规祖训和宗族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宗祠后厅设祭堂,神龛上供奉着西汉初年的相国萧何、南朝的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等祖先神位。2011年,我市政府出资修缮,修缮后的萧氏宗祠,更加突出齐梁历史文化和宗族文化的特色,在宗祠内外装饰上,广泛运用南朝传统的雕刻、绘画、书法等建筑雕饰手法,并陈列、展示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和萧氏历代名人事迹、典故。各地萧氏宗亲在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就会有组织地来到萧氏宗祠瞻仰祭祀。
据了解,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萧何之19世孙萧整为避北方战乱,由山东兰陵举家南迁,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南朝时期,萧氏建立齐、梁两朝政权,自此显贵于天下,延及子孙数代门第显赫,人才辈出,有“皇帝之家”“宰相世家”之称,其分支于元末明初迁至此,萧家巷村从此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萧家巷村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精美绝伦、古意盎然的古建筑,这些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民居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建造艺术体现了浓厚的江南地域特色。尽管岁月的磨砺、风霜的侵蚀在它身上留下了累累创伤和深深印迹,它依然静穆地伫立在我们面前。现在的萧家巷村恬淡宁静,但很少人知道,它也曾人来人往、充满活力。
“萧家巷村‘两委’班子将以遗产优先、统筹兼顾为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将萧家巷村打造成以‘追祖溯源、修身悟德’为旅游品牌,融山水田园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型传统村落。”萧家村党委副书记萧五义说,古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风土人情,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作为江苏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古村落的萧家巷村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