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玉乳泉周围杂草丛生。记者 帅莹 贺丽华 摄
本报讯 (记者 帅莹 贺丽华)“这处泉眼承载了许多地方记忆,现在怎么变得如此破败不堪?”近日,市民曾女士向记者反映,称位于城河路和北二环路交叉口上的玉乳泉长期大门紧锁,周围杂草丛生,不仅让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吃了“闭门羹”,也让附近的居民感到十分惋惜。
10日上午,记者来到玉乳泉附近,远远望去,看到了满地的杂草和肆意生长的杂树,地面上还散落着包装袋、塑料瓶等垃圾,与新修建的围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记者绕着围墙走了一圈,才终于从隐蔽处找到了紧闭着的大门,而通往大门的两条走道,都被杂树遮挡,通行困难。
由于无法从正门进入,记者便跟随附近居民的指引,走进周边一栋住宅楼里俯瞰该处。只见院内泉眼的所在区域被一座亭子覆盖,但亭子周围被茂密的树丛包围,整体景象显得十分荒凉。
“以前我们都在这边打水用,很方便。”采访时,附近的一位居民回忆说,玉乳泉曾是周边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但几年前,泉眼周围进行了重建,还被挂上了文物保护的牌子。该居民认为,此举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然而,修建之后的情景却让大家大跌眼镜。“围墙砌起来没多久,大门就被锁上了,杂草越长越高,垃圾也无人清扫。”该居民无奈地说,这几年,不时会有外地游客专门过来,想一睹玉乳泉的风采,结果只能失望而归,“我们要是碰到游客来问,就只能告诉他们,可以去旁边的住宅楼上看看,勉强游览一下。”
在走访的过程中,不少市民都对玉乳泉的现状感到困惑和惋惜。“当初既然花钱修建了围墙,为什么后续却没能维护和利用呢?”市民殷先生认为,把文物一“圈”了之,是一种浪费,“与其让玉乳泉在围墙内荒废,不如将其妥善整修后向公众开放,或是安排专人定期管理,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对此,记者联系了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了解到该情况后,已和属地政府商定了整治方案,“目前,属地政府已着手准备对玉乳泉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工作人员介绍,今后他们将继续加强对文保单位的督查工作,确保全市的文物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