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湖新城社区“宝藏小屋”:点亮童心,温暖城乡接合部的童年时光

核心提示: 9月13日下午,一场名为“摊玩集市,为爱童行”的公益义卖活动正在热闹开展。孩子们化身“小掌柜”,认真向过往居民介绍摊位上的玩偶、盲盒;非遗剪纸传承人蒋作民带来的精美作品引得众人驻足;套圈游戏区欢呼声不断,就连路过的新兵送行车队也与挥舞国旗的孩子们意外相遇,温情与敬意在现场无声流淌……

练湖新城社区“宝藏小屋”:点亮童心,温暖城乡接合部的童年时光

fb162860863ee4643748937eb01442b4

344fbd3bc564065d4d80ac5002ef8dc0

本报记者 印牧欣 文/摄

秋意渐浓,开发区练湖新城社区的“宝藏小屋”内却暖意融融。9月13日下午,一场名为“摊玩集市,为爱童行”的公益义卖活动正在热闹开展。孩子们化身“小掌柜”,认真向过往居民介绍摊位上的玩偶、盲盒;非遗剪纸传承人蒋作民带来的精美作品引得众人驻足;套圈游戏区欢呼声不断,就连路过的新兵送行车队也与挥舞国旗的孩子们意外相遇,温情与敬意在现场无声流淌……

这只是“宝藏小屋”项目中的一幕。9月20日,另一场以乐高积木为载体的“闪闪发光就是我”主题活动同样精彩。孩子们在拼搭中表达内心世界,在“优势高塔”游戏中认识自我、欣赏他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周末的“暖阳课业坊”中,志愿者俯身辅导作业的身影,也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温暖的陪伴。

“小屋”虽小,却装着大世界

“宝藏小屋”项目由练湖新城社区与丹阳市佳苑社会服务中心合作推出,引入“爱在飘扬”公益组织专职社工,并联合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面向片区幼儿园、小学学生开展常态化课后托管与服务。项目聚焦“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青年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双目标,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项目内容涵盖每日课后作业辅导、安全教育课程、身心健康活动、多元发展工作坊以及暑期爱心托班五大板块,由2名专职社工、20名轮换大学生志愿者以及部分家长共同参与,构建起一个“社区+高校+家庭”三方联动的支持网络。

从“被看见”到“闪闪发光”

练湖新城社区地处城郊接合部,人口结构复杂,老龄化程度高,流动儿童众多。这些流动儿童随父母迁徙,在城乡夹缝中寻求归属感。“宝藏小屋”正是回应这一群体“被看见”的需求而生。

义卖和乐高活动,恰是项目理念的生动注脚。公益集市不仅为流动儿童筹集善款,更让孩子们从“受助者”变为“行动者”,在义卖、宣传中锻炼沟通能力、建立自信;而乐高主题活动则通过游戏引导儿童表达情感、发现自我价值,真正践行“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的口号。

青年力量,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作为拆迁安置超大型小区,练湖新城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居民纠纷多发等治理难题。而“宝藏小屋”项目正尝试以“青年干事”计划破题——未来将吸纳社区团员、本地高中生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延伸服务至关爱困境儿童、独居老人等领域,让青年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

“我们不仅是在带孩子做活动,更是在播种温暖的社区文化。”一名志愿者表示。活动结束后,已有不少市民主动询问后续计划,公益的热度正从“小屋”蔓延至整个社区。

让关爱成为常态,让童年不缺陪伴

从一场集市、一次拼搭,到常态化的课业辅导、安全教育、亲子手工,“宝藏小屋”正在用点滴行动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该项目计划与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化合作,打造品牌化、可持续的公益模式。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宝藏小屋”将继续从儿童真实需求出发,让活动更有温度、更有生命力,真正成为孩子们可依靠、可成长的“第二家园”。

在这个金秋,练湖新城的孩子们用乐高搭出梦想,用义卖传递善意,也用纯真的笑容告诉这座城市: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珍藏,每一座“宝藏”都正在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