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革命”

核心提示: 按照通常的提法叫法,老革命是指参加过“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的老同志,参加革命早,贡献大,资历高,备受尊重。新中国成立已经76年,宝贵财富老革命越来越少,老革命中的老一辈革命家更是稀少。

■ 周竹生

按照通常的提法叫法,老革命是指参加过“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的老同志,参加革命早,贡献大,资历高,备受尊重。新中国成立已经76年,宝贵财富老革命越来越少,老革命中的老一辈革命家更是稀少。

对于真正的老革命我们更多的是尊敬和仰慕,绝不可能在他们面前直呼老革命。但是有一种性格开朗,资历阅历能力都比较强,正能量磁场也比较强大的老人我们也会借用一下“老革命”的称号,而且“老革命”就直接取代了他们的姓氏,我们可以直接地大叫小呼,他们也乐于愉快地答应。我在丹阳城区中山路100米的路段上就结识了这样的三位“老革命”。

第一个丁大爷。丁大爷早已是超九的老人了,他身材高大,身板硬朗,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满口牙齿整整齐齐,走起路来抬腿抡胳膊不乏劲道。认识丁大爷是因为他家儿子在中山路上开了一家渔具店,渔具特别是鱼饵料购进卖出吞吐量比较大,在门店后面租了好几间大房子作为堆放仓库,也租了我家的一间。尽管儿子已经独立经营多年,在租金上老革命还要发表点意见,把把关。早年丁大爷在渔具店里帮助儿子小丁和儿媳妇照料生意,间或也搭一把手,开动小马达,帮助配配钥匙。丁大爷手不抖眼不花,卡钥匙坯子精确定位,牙槽深浅把握分寸,挫磨等后续精细化操作毫不含糊,速度又快又好。相反儿子小丁配钥匙还要戴上一副眼镜,弯腰低头抵近操作。可见老丁大爷在年轻时学技术做生意确实是一把好手,为儿女们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儿女个个有家有业,皆为真人不露富相的绝对殷实人家。或许正是这样,丁大爷自豪满足,快乐自在,成为人生赢家。年过九十,活一天享受一天,赚到一天,整天乐呵呵笑嘻嘻,皇帝老儿也没有他舒坦开心。

这是一个幸福的“老革命”,乐天派。真心羡慕他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我每次见到他,都要问一句,“老革命”今天上哪去?遇到刮风下雨我都要提醒一句,“老革命”脚下当心啊!看到他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我就会跟他开玩笑,“老革命”你是越来越精神,越来越年轻,你是要轻轻松松跨过百岁大关啊。“老革命”听了哈哈大笑,高兴得不得了。

第二个朱老师。朱老师是县城中学退休的数学老师,年纪超八奔九,我跟他见面接触时间长了,也就没大没小,直呼他“老革命”。

朱老师爱交流、爱交友,三句两句就能搭上话,见上三回两回就能成为熟人。跟他交往以后,发现他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比较关心涨工资。他知道我在教育局,因此总是向我打听教师工资的情况,是不是涨工资了,老师是不是有住房补贴补发,年终奖金等等问题。说实话我自己的工资奖金我都不是十分关心,是涨是补我都搞不太清楚。不像有的人,政策文件,工资信息,来龙去脉一清二楚。问我其他人的工资奖金的情况,我是一团糨糊。第二,他比较关心锻炼保养。每天早上和晚上,和几位老太老头,在附近温州城里转大圈,一圈下来至少五六百米,每天他至少转十圈,边走边聊,天南海北,家长里短,信息交换。因为我也常在市中心温州城小花园鹅卵石上散步,因此认识朱老师并三天两头见面。朱老师很热心,总是招呼我,小周你跟我们一起走。第三,朱老师比较关心超市里的便宜货。无论是欧尚还是华地百货,促销信息,降价信息总是早早知道。一个老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排队,总能买到便宜的鸡蛋、什么降价的白菜白萝卜。我看到他骑个自行车,都要把他拦下来,跟他说,“老革命”你的老爷车不能再骑了,有风险。一不小心摔个跟头那是不得了的大事,老年人千万千万不能跌倒。现在“老革命”还没有告别老爷车,只不过已经不是骑自行车,而是推着一辆简陋的座车,他不坐,推着走,他把车当作拐杖了,这样走路会更稳当一点。

第三个光膀老汉。这个“老革命”年龄早已经超过七十岁,是一个快乐的打工者,在中山路开自行车店,经营新车和二手车。十年前我儿子考取高中,我帮他买了一辆红色捷安特赛车,没有骑几次,就不翼而飞。儿子说不要买新车了,就淘一辆旧车,这样不显眼,安全放心。就到光膀老汉店里买了一辆二手美利达山地车,三年高中骑下来,还没有报废,在二楼楼梯间存放着,现在成了我的代步工具。“老革命”牙口好好的,晚上吃饭不锈钢盘子盛饭装菜,一盘一盘地吃,身体棒棒的,夏天袒胸露腹光膀,不穿上衣。年纪大归大,力气一点不小。店门口一排排自行车三轮车一大早推出来,排好;天黑了推进去,放好。他也批发自行车零配件,向附近修车师傅提供。“老革命”装配自行车,出售自行车,也为人们修理自行车,忙得满头大汗。闲时躺在躺椅上,或者听着收音机上的戏曲调子,或者横看手机,上网看看新闻,发发信息,人老心不老,是个潮老头。

“老革命”经营着一间小门店,带着儿子也经营一家,赚点小钱养活一家大小,年纪超七还在服役。“老革命”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起早摸黑做生意,忙了一天,晚上小酒咪咪,第二天继续营生,也是一位勤劳本分的“老革命”。所以我走过路过都要跟他打个招呼,喊一声:“老革命,辛苦了!”

中山路上的三个“老革命”,我的三位老年朋友。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