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学期首日放学后学生在家练习静坐。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 (记者 马骏)“开学第一天,老师没有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只是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后练习静坐15分钟。”新学期开学,市民陈女士有些担心。因为工作原因,陈女士不得不“踩着暑假的尾巴”带孩子外出旅行,这让陈女士对孩子在新学期伊始的学习状态颇为担心。然而,开学首日,老师便支了个妙招,这让陈女士安心不少。
“孩子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坐到书桌前安静地坐着,让我有些懵。”陈女士的孩子这学期上二年级,她告诉记者,开学第一天,孩子放学回家后便开始练习静坐,询问之下才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陈女士原以为这是因为开学第一天班级纪律不好,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家庭作业,但和老师交流之后,陈女士意识到这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十分重要。
“老师布置这项家庭作业,确实和假期刚刚结束有关联。毕竟经过较长的假期,很多孩子还没有收心,不论是上课时的注意力还是纪律性都会存在问题。假期里较为混乱的作息时间让孩子们在入学后需要一定时间来调节自身,以适应上学后的作息节奏。”陈女士说,“此外,一、二年级属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们的专注力还有待提高。在开学后的一段时期内,让孩子每天坚持练习静坐,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尽快找回学习状态。”
对于这项家庭作业,陈女士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欣慰。“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们的作业少了,空余时间多了,但很多家长和孩子还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这让不少家长感到焦虑,也因此开始‘内卷’,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甚至想方设法找机构补习。但在我看来,‘双减’之下,家长们不该想着用各种各样的课程填补这份‘空隙’,而是应切切实实地把休息和锻炼时间给到孩子,但另一方面,加强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尤为关键。因此,‘静坐’作业乍看之下颇为有趣,但其背后有些科学逻辑,不能忽视其重要性。”
对此,有教师表示,“静坐15分钟”是针对学生专注力培养和身心状态调整的设计实践,核心要求是通过每日定时静坐训练提升课堂注意力,并帮助孩子从假期节奏平稳过渡到学习状态。通过固定时长(15分钟)的静坐练习,训练孩子抑制外界干扰、维持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孩子在静坐过程中应保持头正身直,双手平放桌面或自然下垂,双脚并拢,模拟课堂姿势强化记忆。“静坐”作业可以有效缓解开学焦虑,在静坐时结合深呼吸或轻音乐,可降低躁动情绪。教师建议,每日固定时间练习(如晚间),逐步调整生物钟至上学节奏。对低年级学生可从短时长开始,初始可尝试5分钟,逐步增加至15分钟,避免因难度大放弃。不过,教师也提醒,孩子在练习“静坐”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在书桌前练习,过程中家长做到不打扰,让孩子体会“沉浸式”专注乐趣,可结合课堂规则讲解(如发言举手、不离座等),强化行为关联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