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食用路边“黄花菜”双双入院
医生:这并非黄花菜而是大花萱草,有毒切记勿摘勿食
图为司徒镇生态大道两侧盛开的大花萱草。记者 王国禹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国禹)“这种植物长得和黄花菜一样,没想到竟然有毒!”回想起这种“黄花菜”,刚出院不久的张女士仍心有余悸。原来,张女士这次住院正是因为误食了路边的“黄花菜”,她希望用自己的遭遇给大家提个醒。
日前,司徒镇吴塘村村民张女士路过生态大道时,发现道路两侧长有一簇簇的橙黄色花朵。“这应该就是我们常吃的黄花菜呀!”她这么想着,便采摘了好多带回家。当天晚上,张女士就用“黄花菜”做了一道美食和老伴共享。谁知,饭后不久,夫妻俩开始上吐下泻,并伴随着头晕,老伴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你们吃的不是黄花菜,而是和它相似的大花萱草,这种植物花有毒。”听了张女士的描述,医生明白了夫妻俩中毒的原因。好在处理及时,二人第二天便脱离了危险。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司徒镇生态大道,在南岗村东侧路段,看到一种像黄花菜一样的黄花正争相吐艳。就在记者拍摄时,一位女士手拎方便袋将路边绿化带里的黄花一朵一朵采摘下来。她对记者说:“这叫‘黄花菜’,摘回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凉拌或炒肉,味道没话说。”随后,记者告诉她,这种植物不是黄花菜,而是和黄花菜长得很相似的另外一种植物花,有毒不能吃。听了记者一番解释,这位女士才不情愿地丢弃了采摘的黄花。
据园林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此花名叫大花萱草,在我市乡村一些道路的两侧以及城区部分绿化带里有种植,其与食用的黄花菜同属百合科,是黄花菜的“近亲”,但颜色比黄花菜更鲜艳。大花萱草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毒素,食用后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一般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少数有腹泻甚至便血现象。此外,绿化用的大花萱草为了防虫还会被定期打药,可能残留大量有毒物质,切勿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