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家长在带孩子挖竹笋;右图为市民挖的一袋袋新鲜竹笋。 记者 王国禹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国禹)清明节后,春笋破土而出。“走,挖竹笋去!”每到这个时候,野外挖竹笋就成为市民户外活动的一股热潮。不少市民约上三五好友,结伴到野外挖竹笋,饱餐一顿味道鲜美的竹笋宴。
13日上午,记者沿着机耕路来到司徒镇尤区村附近的一处竹林。一走进竹林,只见一大片翠绿的竹子映入眼帘,地面尽是刚刚感受过春雨滋润的竹笋,一个个破土而出,探出小“尖尖”。
在竹林里,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卖力地挖竹笋,也有市民手中拎着一袋一袋的竹笋,脸上都是满载而归的喜悦。“春天的竹笋,肉质细嫩,水分充足,味道鲜美。刚挖出来的时候,用手掐一下,根部甚至能掐出嫩汁来……”正在挖竹笋的吕大伯告诉记者。
“眼下正是挖笋的好时节,春笋炖咸肉,别提多鲜美了。”市民眭师傅是个典型的吃货,他告诉记者,上个星期,他就去瓦屋山挖过笋了,当天听朋友说司徒镇尤区附近有一片农户承包的竹林,于是约上朋友来采挖。
对于整天在办公室工作的小王来说,采春笋是一种和大自然亲近的方式,也是一件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情。“在竹林中可以闻到泥土和落叶混合的清新味道,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挖竹笋的时候,心里没有别的杂念,能让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小王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后,他都会约上同事到野外挖竹笋,放松一下心情。
记者注意到,竹林里还有很多家长带孩子来体验挖竹笋。“孩子对于知识的认知大部分都是从书中或网上获取,对很多知识缺乏一个具象的认知,而挖竹笋是一项季节性活动,我们趁着休息日带他们来挖挖竹笋,也可以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春笋和竹子相关的知识。”唐先生告诉记者。
据承包竹林的杭习海大爷说,由于今年雨水少,气温低,清明前的竹笋基本都只冒出一点点尖牙,“藏”得特别深。清明节期间一场春雨后,竹笋纷纷冒出了头。
“挖笋是细致活,一定要挖到根!”采访中,杭大爷说,春笋鲜、嫩、脆,稍不注意就会挖断,每一次掘土都得小心翼翼,待看到笋根后,用锄头一下挖断竹笋根部,就可以轻松取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