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风骨

核心提示: 用风骨来形容人物始于汉朝,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陈亚平

用风骨来形容人物始于汉朝,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对于风骨一词的解释为:刚正的气概,或顽强的风度、气质、气节。

汉朝被称为最有风骨的王朝。王朝怎么会有风骨呢?所谓的风骨只不过是某个人的一种行事风格,和整个王朝本身无关。这虽然是一个伪命题,但“犯我强汉,虽远必诛”,也足以证明当时的统治者风骨凛然,君临天下之霸气。

古往今来,文人重风骨,武将崇气节的例子灿若星辰,不胜枚举。

史料载,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手下重臣介子推跟随其左右不离不弃,生死关头割股奉君供其充饥。

重耳成为晋文公后重赏群臣。介子推隐居深山拒不受赏。无奈,晋文公为逼其出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绵延数百里。

三天后,晋文公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与母亲已葬身火海。悲痛之余,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蒙难之日全国上下禁烟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此等“永不言禄”淡泊名利的狷介之士,其铮铮风骨被载入青史,万古流芳!

风骨不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自大行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气质。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并不是王勃的年少轻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赋诗明志,激昂悲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其爱国之情、亡国之痛,溢于言表,令人唏嘘动容。

所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明朝理学家朱熹如是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晚清维新派改革家、思想家谭嗣同为震醒国人慷慨赴死;“古今变法未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变法流血请从嗣同始”。维新变法是他所追求的毕生修行。所为何也?风骨秉性使然。其间又蕴含多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

我党早期创始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陈独秀一生坎坷,晚年贫病交加,食不果腹。为度生计,呕心沥血撰写了《小学识字教本》,国民政府送他两万大洋,要求改掉“小学“两个字;先生绝不妥协,至死不从。妻子潘兰珍有好多次都没米下锅,他都始终没有动过那两万大洋里的一分钱。

一生倔强、身处逆境,从不俯首弯腰失了文人风骨的他,临终也不忘关照妻子:决不能以陈独秀夫人名义谋生。

这不是迂腐,这不是钻牛角尖,这就是气节,这就是文人风骨!《古今贤文》中说:“傲骨内蕴,只为支撑自己。”其言不谬!

无独有偶,先生去世四十七年后,他的安庆怀宁同乡、同为北大校友的查海生(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尽,有家房产开发公司在广告词中用了海子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销售竟空前火爆。老板感念其恩,奉上若干钞票给海子家人,却被婉拒。

海子之死且不作评论。今日之海子当然也不能与昨日陈独秀先生同日而语。然而作为生活窘迫的海子家人,断然拒绝理所当然的给予,我认为,这是骨子里同为皖人、同为文人风骨的一脉相承!

……

文人尚如此,武将何惜命。北宋名将,金刀令公杨业,面对围困辽兵,宁死不降,为保气节,一头撞死在李陵碑;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驾驶将沉军舰撞向敌舰“吉野号”,可惜未果。军舰将沉之时,面对士兵抛来的救生圈和爱犬的拼死相救,不肯受援,与舰同沉。是日,光绪帝含泪挽曰:此时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中国的文人武将啊,他们的风骨气节何其壮哉!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