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刚:做肯吃苦、爱钻研的新农人

核心提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投身“三农”事业。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顶着烈日与土地为伴,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开发区东青村35岁的王文刚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他放弃稳定安逸的工作,随父亲从安徽来我市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因为肯吃苦、爱钻研,他成了当地有名的“亩产王”。

图为王文刚在查看小麦长势。记者 姚磊 沈欣 摄

本报记者 姚磊 沈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投身“三农”事业。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顶着烈日与土地为伴,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开发区东青村35岁的王文刚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他放弃稳定安逸的工作,随父亲从安徽来我市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因为肯吃苦、爱钻研,他成了当地有名的“亩产王”。

日前,记者来到开发区东青村,看到成方连片的小麦已经泛出金黄的色彩,饱满的麦穗随风摆动,王文刚正穿梭于田间,仔细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家一共种植了780亩小麦,由于气候条件较好,与往年同期相比,小麦穗形、成穗数、千粒重都有明显提升,预计亩产将超过900斤。

“我的父亲二十年前就开始包田种地了,受父亲影响,我对脚下这块土地也充满了热爱。况且目前我国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种田机械化推广程度比较高,没有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样辛苦了。”王文刚说,在家务农虽然要花很多时间在田里,但是要比在外奔波好很多,也更自由一些。

王文刚虽然种田已有5年多,积攒下不少经验,但是他仍认为家中真正的掌舵人是其父亲。然而,与父亲不同的是,他对新的种植技术和政策颇感兴趣,总喜欢把最新的农业科技带到自家的农田中,让水稻、小麦在最小的种植面积内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益。

“2020年下半年,我在‘东青农业群’的群里面看到陈志然书记推广的‘犁耕深翻’技术,很想尝试。加上我之前就对‘犁耕深翻’技术有一些了解,在看到相关惠农政策后,我立马找到他详细了解情况。”王文刚说,经过陈志然详细介绍,他和父亲都觉得很有前景,决定拿出150亩地进行尝试,没想到第二年果然获得了不小的收获,小麦的亩产量由原先的700至750斤变为现在的850至900斤,当年因此增收了数万元。

后来,只要相关部门有惠农技术,王文刚总要“赶时髦”加以“引进”,同时根据自家的田块进行细微调整。凭借他活络的脑子和辛勤的劳作,这些年他家的水稻小麦亩产都要比平均水平高出一截。2020年和2021年,王文刚先后获得了开发区水稻丰产三等奖和小麦丰产二等奖。去年,他所种植的镇麦12亩产达到了1030斤,南粳3908亩产达到了1400多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亩产王”。

说起自家儿子在农业方面的钻研劲,王文刚的父亲王海燕点着头夸赞,“他们年轻人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得多,也更科学,我们老一辈人有自己的种田经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和技术,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不愁种不好田。”

除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政策,王文刚也乐于投入资金对生产设备推陈出新,从2018年到现在,他和父亲每年在现代化农业机械上的投入都超过20万元,新引进的2台无人植保机撒药和施肥效率非常高,让父子俩种起田来信心更足了。

“我希望我们的种植经验可以分享出去,让所有种粮食的农民都能把产量提升上去,走上‘种粮致富’的道路。”说起自己的理想,王文刚很是自豪,“我觉得,新农人就该有头脑,有满腔的豪情壮志,能够拿出最丰盛的果实回报国家的优厚待遇。”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