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示范县创建,亟待突破“最后一公里”

核心提示: 新式“铁牛”们各显其能,展现了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建设给果茶生产带来的新气象、新动能,也受到各地农机管理员和果茶种植大户的青睐。

“两全”示范县创建,亟待突破“最后一公里”

——我市创建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系列报道之四

c3a8c1f77542131720fc357a7ec1fc5a

图为微耕机在果园内演示。通讯员 董盛盛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董盛盛

5月16日,在司徒镇杏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的一方果园和茶园内,正上演着一场专用果茶特色农业机械田间现场演示的火热场景:果园碎草机、微耕机、开沟机、割草机、果园植保机、枝条粉碎机等以及茶园中耕机、松土机、吸虫机、双面修剪机等15款果茶机械依次作了演示。新式“铁牛”们各显其能,展现了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建设给果茶生产带来的新气象、新动能,也受到各地农机管理员和果茶种植大户的青睐。这是我市为打通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最后一公里”而举办的又一场特色农机现场演示观摩活动。

自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以来,在市、镇两级的合力推进下,我市示范县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均按年度序时完成。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5%,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63%,其中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66.47%、畜牧业机械化水平78.32%、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72.82%、果茶桑机械化水平65.89%、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69.64%。但创建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整体推进与局部发展不平衡。示范县创建以来,各地高度重视,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但只有部分镇区出台了奖补政策,这就造成各地发展不平衡,影响了示范县创建整体推进的后续发力。

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体水平未达标。全市特色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70.63%,刚过省定及格线,但其中三个分项产业水平还未达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66.47%、果茶桑机械化水平65.89%、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69.64%,分别有3.53%、4.11%、0.36%的缺口。从设施农业耕整地、种植、采运、灌溉施肥、环控等5个作业环节看,种植和采运两个环节是难点;从果茶桑机械化水平中耕、施肥、植保、修剪、采收、田间转运等6个环节看,施肥和采收环节是难点;从农产品初加工脱出、清选、保质等3个环节看,果蔬、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业产品的脱出和清选环节是难点。

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不充分。粮食生产智能农机装备应用较快,特色农业智能化发展缓慢,全市范围内还没有信息化园艺、数字化渔场、智慧化牧场等应用场景的智能农机示范基地。

绿色化应用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绿色环保、高质高效农机装备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和其他秸秆多形式利用技术推广应用滞后。

此外,“宜机化”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和农机服务保障能力不强,也影响到全程全面机械化装备技术的推广。全市现有设施大棚种植面积1.7万亩,“宜机化”设施大棚面积仅1975亩,“宜机化”设施大棚占比11.6%,较省定60%的考核标准差距很大。

“特色农业机械化是我市示范县创建的最大难点和短板。”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围绕推进“两全”示范县创建,全市要致力于“六个加快”:加快提升示范县创建整体水平。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好主体责任,已经通过示范镇创建考核的开发区、云阳、司徒、吕城、陵口、访仙6个镇(区、街道)要进一步提升创建质量,力争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0%的引领类考核标准;还未通过示范镇考核的6个镇区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创建资金投入,确保8月底前达到示范镇考核要求。加快提升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确保提前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整体和分项所有考核指标,要从扶持政策、宣传培训、示范带动上发力。同时,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到面,辐射带动,促进全市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今年市级计划推广辅助导航设备、农机智能监测终端、无人植保机等智能农机装备300台,力争将全市已推广应用的智能农机装备全部纳入市智慧农业系统平台管理。新建设5个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加快提升绿色化应用水平。全市继续大力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机插秧水平达到85%以上,实施犁耕深翻还田3万亩,改造清洁热源烘干机150台。加快提升“宜机化”配套水平,力争完成“宜机化”设施大棚新建和改造1000亩,新建4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加快提升农机服务保障能力。今年全市计划新建1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2个特色农机服务组织。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攻难点,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市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