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届镇江市文明家庭何剑家庭
本报记者 茅猛科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待人真诚是他们的家风。虽然生活给予了这个家庭太多的磨难,但他们从不抱怨,而是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他们就是何剑家庭,曾获评第一届镇江市文明家庭。
何剑原为市公安局南环路派出所刑事治安民警,曾侦办各类刑事案件2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00余人,调解各类群众矛盾纠纷400余起。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同事遇到难缠的矛盾纠纷,只要找到他,他都热心相助。近年来,他曾荣立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1次,被镇江市公安局、丹阳市公安局嘉奖6次,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公务员5次。
2013年3月,何剑被诊断出患有纵隔淋巴恶性肿瘤,被告知生命只剩数月时间。但何剑及其家人没有放弃,经常上网与同类病友交流病情,辗转各大医院寻求救治办法。幸运的是,经过不懈努力,何剑的病情有所好转。之后,何剑主动提出重返一线岗位的意愿,希望能够继续工作。他说:“只有工作才能让我忘记自己是一个病人,我要尽我所能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对得起我身上的警服、头顶的警徽。”为照顾何剑,单位将他安排在户籍岗位上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何剑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群众办理户口,耐心解答群众的每一个疑问,遇到疑难复杂的情况,他总是积极帮群众想办法,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何剑的妻子曹海燕,在吕城卫生院工作,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但她却一直默默地承担着教育女儿、照顾老人的职责。在何剑被诊断出淋巴瘤之后,她更是不离不弃,四处打听该病的护理方法。只要打听到哪里有好的救治方法,她都会亲自去向医生了解。除了每天必要的护理外,她还经常陪同何剑外出散步,对何剑进行开导,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在曹海燕的悉心照料下,何剑的病情逐步好转。
2013年11月,何剑仍在治疗中,他的父亲又被诊断出胃癌晚期。那段时间,曹海燕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洗衣做饭,白天在单位、医院、家里三头跑,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才能休息。轮到自己值夜班,她第二天也是顾不上休息,依旧到医院照顾老人,再累也没有一句埋怨。就这样,曹海燕用她瘦弱的肩膀,一人承担起照顾家中两名病人的责任。2014年5月,何剑的父亲因病去世,曹海燕独自一人操办丧事,得到全村村民的一致肯定。
虽然家里事情不断,也很忙碌,但何剑夫妻俩始终没有放松对女儿的教育,不仅注重辅导女儿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女儿的能力及品德。
2014年3月的一天,何剑女儿骑自行车回家时,差点与一辆摩托车相撞。摩托车驾驶员为避让而摔倒,导致小腿骨折。何剑夫妇得知后,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并承认女儿骑车不当造成对方受伤。在家庭因病窘迫时,何剑仍主动赔偿对方医药费2万余元。
何剑深知妻子操持家庭的辛苦,总想着帮妻子做点家务,并主动陪孩子写作业、做运动。在相亲相爱的家庭里生活,女儿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在学校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得到老师和长辈的好评。
十多年来,何剑一家相敬相爱,互帮互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走过生活的风风雨雨,用自己的爱心构建了一个和谐幸福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