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辉:六赴“疫线”擐甲挥戈

核心提示: 2020年初,庚子冬春跨年。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并迅速蔓延波及全国。各地全面动员,无数白衣为甲的“战士”奔赴最前线,冒风险、勇担当,义无反顾投身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市中医院党政办副主任兼急诊科副主任张小辉,正是这“无数分之一”。

本报记者 尹媛

2020年初,庚子冬春跨年。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并迅速蔓延波及全国。各地全面动员,无数白衣为甲的“战士”奔赴最前线,冒风险、勇担当,义无反顾投身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市中医院党政办副主任兼急诊科副主任张小辉,正是这“无数分之一”。

“报名请战!”这是张小辉在获悉援鄂动员时的下意识反应。“当时从新闻里看到湖北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重症病例多,再加上有医务人员感染,身边众人都说‘报名请战’颇有些‘签生死状’的意味。我也没想太多,只觉得自己在重症呼吸科干了十多年,去‘疫情战场’也能发挥些作用,而且我还是党员,这种时候就应该冲锋在前!”

2020年2月11日,张小辉随镇江医疗队到达湖北黄石。经过培训,2月14日,张小辉正式进舱——黄石大冶唯一的重症病区。虽然已经过去800多个日夜,但彼时彼地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仍记忆犹新。

“第一次进舱时,我们总共需要迈过三道玻璃门。走过第一道门,我不自觉地又确认了下防护服等穿戴是否到位,内心还算冷静;迈过第二道门,突然就有些紧张了,但还夹杂着一丝期待;靠近第三道门,已经能够看到病区里面的大致情况,医护人员来回走动、病床上躺着病人、隐约有咳嗽声传出,心里的忐忑感、恐惧感多了。然而,当双脚真正迈过第三道门、踏进病区,我觉得自己就是手拿武器上战场的兵士,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只知道争分夺秒与病毒作战、护病患平安。”询问、安抚、疏导,插管、吸痰、上呼吸机……零距离接触、救治病患的张小辉只凭着“自己多努力一分,重症治愈希望就大一分”的信念埋首忙碌,而只有到了深夜在房内休息时,他才来得及后怕——白天急救病患时自己太过专注会否有暴露感染风险?

坚守奋战40天、200余名患者治愈出院,这是初赴“疫线”的张小辉和近70名援鄂江苏医疗队员在黄石大冶重症病区的“战绩”。凯旋后,张小辉并不多提苦累付出,却十分珍惜所得所获。“初出征,茫然、焦虑甚至慌乱都不可避免,但所经所历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却弥足珍贵,尤其是为我后来再上‘疫线’战斗添了莫大的底气。”

2021年7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聚集性疫情并外溢。7月24日,张小辉响应号召再度请战出征,而这一次他也“换了身份”,由队员变为领队,共率45名队员赴宁支援核酸采样工作。8月3日晚,刚刚吃完晚饭的张小辉又接到紧急通知,于当夜赶至扬州支援。“在南京10天左右,我和队员们支援各社区开展了三四轮核酸,见证了当地疫情形势逐渐平稳。不过,还没等我们缓缓节奏松口气,又接到了赴扬州支援的任务。当时扬州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病例数多,社会面排查还未见底,我和队员们去了邗江区扬子津街道,是‘红码区’,风险系数可想而知,我只能一边和队员携手战斗在核酸采样一线,一边不停叮嘱大家做好防护。”在扬州支援的一个月,张小辉既是队长又是队员,既要做好与当地的对接沟通,又要做好全队的统筹协调,还要顾好队员生活安排、心理疏导,更要参与每一次一线核酸采样……“深夜凌晨刚忙完、天未亮或微亮又出发”成了常态,张小辉每天的睡眠时间被挤压得只剩三四个小时。由于过于操劳、休息不足,在工作温度达46℃的核酸采样现场,张小辉还一度出现中暑症状,经同伴提醒才暂退休整。9月4日,张小辉带着队伍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丹阳,而他始终紧绷的神经也终于能够放松。

历苦方知甜。回归岗位的张小辉更加珍视安宁日常,而“疫线”征战的历练也让他迅速成长、显著提升。

今年2月17日,正在吃午饭的张小辉再接征召,带队120人支援苏州核酸采样;3月30日,张小辉又带队80人支援扬中核酸采样;4月11日,张小辉再随江苏中医医疗队支援上海方舱,并任医疗队感控队长……作为六赴“疫线”的精干兵士、队伍核心,在张小辉看来,白衣为甲、实操作戈,付出虽辛苦不易,收获却难能可贵。

“经历过这么多次最前线的抗疫,我学到了不少、成长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如果说原先我只是一名做好本业的普通医生、一名坚守本分的普通党员,那么现在会有更多想做、愿做并会努力去做的事。”张小辉直言,从前自己或许都是“听指令做”“要我做”,但如今总想着“该主动谋划”“我要做”,他觉得该为他人、为集体、为医院、为更大的群体做更多倾尽心力的事。

湖北省新时代“最美逆行者”“黄石市荣誉市民”、江苏省新冠疫情防控“嘉奖”、镇江市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镇江市“百名医德之星——杏林人医”、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好人”……提及所获的诸多荣誉,张小辉说,自己只是有幸代表了抗疫群体,而要对得起认可和期待,唯有不忘初心,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更好地为丹阳百姓健康服务。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