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寿星”重编草盖头 唤起人们乡愁记忆

核心提示: 你见过草盖头吗?上世纪80年代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草盖头,那时米囤、缸罐之类常用其覆盖,用处挺大,成为农家不可或缺的一大用品。

重拾年轻时的手艺,九旬高龄老人开始编织草盖头

编织草盖头成了老人茶余饭后的乐趣

村民们还会到老人家中订购草盖头

看似简单的草盖头,要花费老人好几个小时

本版摄影  萧也平 本版撰文 蒋须俊

你见过草盖头吗?上世纪80年代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草盖头,那时米囤、缸罐之类常用其覆盖,用处挺大,成为农家不可或缺的一大用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盖头也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被一些地方的民俗博物馆收藏,意在留住乡愁记忆。如今,这个在80、90后眼中的“稀罕物”,在珥陵镇谢庄村“老寿星”盛六松家再现——老人编扎的草盖头,在集镇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市民还慕名到他家中订购。

近日,记者在珥陵镇农贸市场附近,巧遇正在售卖草盖头的盛六松老人。92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他身旁的一辆装有草盖头的三轮车上,放着10多个精致美观的草盖头,不时吸引过往路人驻足咨询。大的草盖头每个18元,小的每个15元,如果买上两个,老人还给予优惠价。

说起为何又编草盖头,盛六松说,年轻时他就擅长编扎草盖头,年纪大了以后闲下来没事做,加之老伴去世早,日常生活不免感到孤寂。当看到这些年乡村田野里机收后的水稻秸秆成为农家废弃物时,老人觉得甚为可惜。于是,三年前,他决定利用儿子承包田里机收下来的稻草“重操旧业”,尝试现今是否还有人家需要草盖头,没想到,他将编好的草盖头拿到集镇上兜售时特受欢迎,有的赶集人一次就买两个,有的人还特地赶到他家里订购草盖头。从此茶余饭后,编扎草盖头就成了老人的一大乐趣。

草盖头看似简单,但编扎工序非常讲究。在盛六松家,老人手持一种小工具,先将一根根稻草扎成藤心状,然后再用稻草一环扣一环编成草盖头,其美观度如何,全靠手中之力。一天下来,平均只能编扎两三个。

草盖头究竟有啥新用途?珥陵镇老兽医叶顺宝分析认为,农田废弃的稻秸秆变身美观耐用的草盖头,不仅唤起中老年儿时的乡愁记忆,也为秸秆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拓展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一是它可用于垫坐桌凳,或是外出旅行人露地就座时所用,由于晒干的稻草属原生态的环保型草制品,比海绵及塑料坐垫更实用和方便,因而它受到“返璞归真”的市民青睐;二是人们叩头祭拜祖先时所用,购买者也称草盖头为“草拜头”。这或许是人们钟情草盖头的原因。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