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将至,开心的不只是孩子们,不少成年人也有想再过一次儿童节的愿望——
成年人过儿童节,“幼稚”一天又何妨
本报记者 马骏
每逢“六一”儿童节,网上就有不少成年人表达自己想再过一次儿童节的愿望,今年也不例外。这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或许是公司里的职员,或许是讲台上的教师,或许是奔忙在客户之间的销售员……在他们看似成熟乃至沧桑的面孔之下,都有着向往童年、回味纯真的心。
儿童节将至,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商家纷纷推出儿童节营销活动。不过,商家们的目标群体并不只是儿童,不少商家也在迎合“成年人抢过儿童节”的趋势。
在开发区一家花店,店主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店内的“六一”限定花束,可爱的玩具熊和鲜花组合在了一起,萌趣十足,而这种花束显然不是为儿童准备的。“这几天,这种花束卖得很好,有的是男朋友买给女朋友的,有的是女孩子买给自己的。”陈女士笑着说,“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在城区一家数码产品店,店主徐先生也为前来消费的顾客准备了儿童节礼物。“都是一些配件,主要是让顾客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徐先生告诉记者,从近两年儿童节前夕及当天的消费情况来看,家长在这一天为孩子购买数码产品的情况并不多。相反,一些年轻人会选择在这一天为自己购买数码产品作为节日礼物,其中不少都是年轻女性消费者。
除了线下,线上的儿童节消费市场同样火热。相关数据显示,儿童节前夕,搜索节日礼物的核心人群中,25~40岁之间的消费者占到了半数。在过去两周里,他们高频搜索了怀旧零食、Switch游戏机等产品。而购买儿童节礼物相关商品的成年人同比增长了300%以上。
“儿童节可以让人感觉到孩子的童趣、纯真。成年后的我们,在社会上难免遇到不如意,能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很不容易。”在某公司工作的闫女士说,她和公司的几位同事约好了在儿童节当晚聚餐,“小时候,我每天都盼着长大,现在长大了,又很渴望能像孩子一样,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实我们内心里都想像个孩子一样生活,但成年了就意味着责任,无法随心所欲。大家借儿童节是想释放一下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吧。就当是在这一天做一回孩子,过了这一天再做回成年人。”
成年人为何也想过儿童节呢?有分析认为,一方面是情怀使然。作为目前消费主力的80、90后,在他们孩提时,大部分都赶上了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好时代,小时候的儿童节过得很滋润。时间一晃,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成为社会的消费主力,每到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总会让人忍不住缅怀过去的青葱岁月。而这份情怀则会释放出强大的消费欲望,心甘情愿为它买单。另一方面,成年人的节日消费已成为趋势。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当代成年人需要借助节日消费的形式来排解一部分的生活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