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晒粮危害多,这种行为要不得

核心提示: 又到一年小麦收割季,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部分城郊接合部,一些道路再次成了天然“晒麦场”,不仅占用了路面资源,影响交通,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图为四车道的道路有两个车道上晒满了小麦。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占道晒粮”历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又到一年小麦收割季,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部分城郊接合部,一些道路再次成了天然“晒麦场”,不仅占用了路面资源,影响交通,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远远地看过去我还以为路上都是黄沙,行驶到面前才发现是黄澄澄的麦子。”近日,市民吴先生在回乡下老家的路上看到,一些原本较为宽阔的道路被麦子“霸占”,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又到了小麦收割的时候了。

“每年收麦子、稻子的时候,在城郊接合部总能看到这类‘占道晒粮’的情景,麦子‘跑’到了道路上,给往来行驶的车辆‘添堵’,这样真的好吗?”吴先生有些担忧。

“在道路上晒麦子,往往都会占据一半及以上的路面,四车道成了两车道,而两车道只能变成单行道了,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市民王先生经常驾车往来于城乡之间,他认为,在路上打场晒粮,使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加大行车阻力,车辆稍一制动,容易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这是十分危险的。王先生说,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大部分车主都会选择避开铺在地上的麦子,如此一来,道路拥挤了不说,有时候还不得不逆向行驶,更加危险。

市民徐先生对此也有着相同的看法。“在道路上晒麦子、稻子,对驾驶员来说是很伤脑筋的。”徐先生说,“大量的小麦秸秆被碾碎后,在阳光的照射下容易反光,尤其是扬场时随风飘散的麦糠,有时会落在挡风玻璃上,甚至飞入驾驶员的眼中,令驾驶员防不胜防,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徐先生还指出,在柏油马路上晾晒麦子并不卫生,道路上的垃圾、汽车尾气和遗洒的油污等会沾在小麦上,“这样看来,利用马路晒粮,于己于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据了解,近年来,因在道路上打场晒粮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道路当晒场,人员混杂,特别是有些儿童在路上玩耍,一些扫帚、扬场锹随意放在路上。更有甚者,用石头、酒瓶子、木棍圈占地盘,强逼车辆绕行通过,埋下了种种事故隐患。此外,道路晒麦也容易引发火灾。收获季节,气温较高,风干物燥,一点火星就可以引燃小麦秸秆造成火灾。同时,由于汽车自燃、翻车起火引燃秸秆的情形也不能忽视。

记者了解到,对一些种粮户来说,“占道晒粮”主要是为了省钱。“很多种粮户家中都有烘干机等设备,种植规模较大的种粮大户甚至建有烘干房。”一位种粮大户介绍说,“不过,使用机器设备进行烘干,就会有成本。烘干一斤谷物虽然只需几分钱,但种粮大户产出的粮食往往是数万斤,甚至数十万斤。算下来,这就是一笔数百元、数千元的开支。”该种粮大户表示,“占道晒粮”不仅节省成本,天气好的话,如果有足够大的晾晒地,效率也比烘干设备更高,“收了麦子之后,尽快晒干更容易储藏,否则只能不管市场行情,得尽早卖掉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路上晒麦子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第七十七条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此外,《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准在道路上打场、晒粮、放牧、堆肥和倾倒废物。

每到麦收季节,各地因占道晒粮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而因占用道路晒粮导致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不断。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由于违法晒粮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由占用者非法占用道路活动引起的交通事故致通行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非法占用者应当作为民事赔偿主体。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