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客”并肩战“疫”勇向前

核心提示: 作为云阳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的三名常驻工作人员,赵丹、戎智蕴、景建龙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接收数据、核查数据、对接最新防疫要求、接听咨询电话……他们忙而有序,忙中有效,有条不紊地落实各项防疫任务;他们坚毅果敢、吃苦耐劳、辛勤付出,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云莹 尹媛 通讯员  云宣

作为云阳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的三名常驻工作人员,赵丹、戎智蕴、景建龙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接收数据、核查数据、对接最新防疫要求、接听咨询电话……他们忙而有序,忙中有效,有条不紊地落实各项防疫任务;他们坚毅果敢、吃苦耐劳、辛勤付出,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赵丹:完成一天的工作才能安心休息

赵丹 记者 云莹 尹媛 摄

上午9点,赵丹来到云阳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联络,对接其他乡镇转过来的数据,对接市里指挥部的最新要求,和公安、社区联系等。”赵丹说,联络员的工作看起来不难,重在耐心、细心,“每天事情做完了才能安心休息。”

让赵丹加班到深夜的事情很多都是临时的、突发的,比如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转运。接到公安部门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一般在晚上11点以后,赵丹再和相应的社区联系,确定社区的对接人,请他们通知密接、次密人员原地等待不要走动,然后把情况反馈给公安部门。“虽然整个转运过程我不在现场,但是每次心都悬着,留意着手机的动静,等所有人全部接走才能放下心来。”赵丹说,地址明确清晰,接驳工作会相对顺利;而地址不明确时,导航找路、电话联系也会花费一定的时间,等最后一个人接走常常已是第二天凌晨了。“最晚的一次到凌晨三点才完成转运任务,倒在床上睡几个小时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这样的工作节奏对赵丹来说已然如家常便饭般熟悉。从去年8月来到云阳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以来,赵丹已不记得自己加了多少个班了。“之前办公室就我一个常驻人员,一般晚上7点下班回家,匆忙吃过饭就打开笔记本电脑干活了。”赵丹说,有地方出现疫情,相应的数据排查工作就会马上跟上。去年11月,常州出现病例,最多的一天她收到了2700多条数据,一一梳理后再分发给社区排查核实,工作完成后又是一个深夜。周末也处于待命的状态。赵丹记得去年10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她陪着大女儿去电影院看《长津湖》,开场没多久,她就接到了电话要对接一批从内蒙古阿拉善旅游回来的市民的转运工作。“当时阿拉善出现疫情,这批旅客按规定要集中隔离。”赵丹说,由于旅客留在旅行社的是身份证上的地址,其实他们已不在该址居住,为了和他们联系上颇费了一番功夫。等她把事情一一落实好准备回到影厅时,电影已结束散场了。

今年以来,赵丹多了并肩作战的伙伴。而随着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她和伙伴们的工作任务也是呈几何数级增长。“刚开始那几天,电话几乎没离过手。”赵丹说,疫情在周边城市暴发,形势严峻,有在外的丹阳人打电话来咨询丹阳的防控政策的,也有村(社区)来电对接人员摸排工作的,“到了晚上,我把办公室电话转移到自己的手机上,回家了继续接电话。”

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到家时两个女儿都已经睡了。上幼儿园的小女儿还向她抱怨“好久看不到妈妈了”,赵丹心里酸酸的。“孩子知道我工作忙,这段时间从幼儿园放学后,就到办公室来陪我,到了晚上七八点多再由爸爸接回家。”赵丹说,虽然女儿在办公室时自己没空陪她玩,孩子却觉得很满足,她也因此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手头的工作中去……

戎智蕴:揉眼揉肩揉脖子只能“趁隙”

戎智蕴 记者 云莹 尹媛 摄

眼眶泛红、脖颈绷直,记者几日前见到戎智蕴时,她正是这副模样。

而从今年1月10日进入云阳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后,戎智蕴多数时候是这般状态,实在吃不消了,就趁着核完一批数据的间隙,赶紧抬手揉揉眼揉揉肩揉揉脖子。

“我的主要工作是核数据,对各村(社区)外地来丹返丹人员的数据进行核查。”初到岗时,戎智蕴除了深感责任重大,并未觉得工作强度过大。然而,3月以来,随着周边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戎智蕴的工作量翻番式倍增。“最开始时的几天,日均不过百余条数据,后来逐渐增长到五六百条数据,而3月15日最高峰时,一天能有七千多条数据……”工作量的增加,也代表工作时间的拉长。戎智蕴已记不得是从何时起,“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成了常态,而她能够记住的最早的一次下班时间,是晚上8点。

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由何地来丹、如何入丹、应按何种方式做好健康管理工作……每一条数据,戎智蕴都需按要求核查比对,对于存疑或不符合要求的,则需和社区对接,再作进一步完善。“目前街道共有45个村(社区),其中包括一个新成立的社区。为了方便联系,我微信上加了各个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如果有存疑或者需要补充完善的,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如果时间允许,戎智蕴还会给标注了“多次致电未接”的人员打个电话试试,“碰碰运气,有时候还真能打通,这样数据也能更准确完整些。”

当日事当日毕。这是数据核查的“硬要求”。为了按要求保质完成工作,戎智蕴的正常工作状态就是端坐桌前、手握鼠标、眼盯屏幕,顾不得暂歇、喝水的她常常是眼干眼涩、脖僵背疼了,才不得不稍闭闭眼、抬手揉揉不适处。

除了做好数据核查,戎智蕴每天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拷贝数据。“由于相关限制,公安方面的数据需要现场拷贝,每天中午我在食堂吃完饭后,都要去和平桥派出所,拷贝中山路派出所、南环路派出所、和平桥派出所、横塘派出所汇总的数据。”拷回数据,交同事分拨,戎智蕴一天不落。“我们这指挥部办公室的所有人都没有休息日,无论是周末还是法定假日,新年时也不例外,因为每一天有每一天的工作,必须做到日结日清。”

“早出晚归+无休息日”,戎智蕴的全部心力都放在了云阳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家中大事小情均无力照拂,就连上高三的儿子也无暇顾及。“虽然心有愧疚,但幸好家里人都能理解。”戎智蕴说,自己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只盼着尽早“疫”消云散,一切回归安宁。

景建龙:嗓子常冒烟,眼药水必备

景建龙 记者 云莹 尹媛 摄

“嗓子在冒烟,诚聘话务员。”这是云阳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景建龙3月15日当天趁隙发的一条“调侃”式朋友圈,配图是手机最近通话页面的截图。从这张截图里不难发现,当天景建龙的手机来电几乎一刻不停,甚至同一时间有多通电话打进。

“大多是咨询来丹返丹政策的,有的焦急有的烦躁有的淡定,无论对方态度如何,我作为‘咨询窗口’必然要耐心应对、仔细解答。”自1月进入云阳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景建龙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对外咨询服务。为了能自如应对来电咨询,他总是第一时间学习各级发布的疫情防控通告,并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做好备注详解。“刚做这个工作时也是需要不断摸索的,从只关注丹阳,到关注镇江大市,再到关注全江苏、全国,因为只有尽可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各地政策,才能很好地解答大家的疑问。”景建龙关注了江苏13市的所有官方发布平台,并时刻紧盯各地动态。“因为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各地政策也会应势应时作调整,所以必须时刻关注。再加上很多来电咨询者他并不仅仅只问丹阳的相关政策,还会问自己出发地的政策等。”在景建龙看来,虽说对有关外市政策的咨询,若以“非丹阳政策故不清楚”作回复也无可厚非,但他还是宁愿多费些时间和心思去多看多学些,这样不仅能让来电者满意,自己也更能心安。

景建龙说,自己答疑解惑时也会遇到“摸不准”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这样的频次,他不仅自学自悟,更时常与同事、领导研究商讨。“有时上级的一些通告、政策是比较笼统的,不会对具体分类操作细化。但来电咨询的人很多时候关心追问的恰恰就是细节性的东西,为了能给他们准确回复,我和同事很多时候就要去细啃政策,并就一些关键性无法把握的事项请示领导。”

对分内事已倾注全力,景建龙多数时候是得心应手的,但他也免不了有被负能量裹挟的时候。“我这边低风险,回丹阳怎么也这么复杂?”“丹阳明明就没有疫情,凭什么还要实施这么严格的举措?”“我这儿原来属于中高风险区,但现在已经解封了,为什么回丹还要居家进行健康监测?”……一边是来电者善意不足的质问,一边是手边亟待完成的工作,景建龙每每只能暗自压下心头涌上的不耐,趁着深呼吸调整情绪,而后再安抚、解答。

除了耗时费心的咨询服务,景建龙每日还承担着下发数据的重任。“同事从派出所拷贝回数据后,我要按照其中地址栏信息划至各个社区,以便社区工作人员依规开展后续的各项工作。”刚到云阳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时候,景建龙对各社区的情况并不熟悉,为确保下发无误,他就按照地址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搜索,而后确认应划归社区。“差不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我才摸清了各社区及管辖范围,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

每天不是眼盯电脑屏幕,就是回应来电咨询,水杯和眼药水成了景建龙手边的“必不可少”。虽然工作繁重枯燥,但景建龙从未抱怨过,也没有丝毫逃避的念头,他总觉得曙光在前,坚持就行。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