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雕匠,一笔一刀篆刻艺术人生

核心提示: 一支画笔、一把刻刀、一块木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延陵镇赵巷村黄泥坎自然村的殷荣发一直醉心于木模雕刻。

上图为殷荣发在雕刻木模

左图为殷荣发过去雕刻的部分木模作品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一支画笔、一把刻刀、一块木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延陵镇赵巷村黄泥坎自然村的殷荣发一直醉心于木模雕刻。今年,在家人的劝说下,殷荣发放下了画笔和刻刀。画了几十年,刻了几十年,一下子停下来,殷荣发感到很不习惯。

今年已是86岁的殷荣发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这些年,我在家里雕刻木模,然后拿到集市上售卖,能赚一些钱贴补家用。现在,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原因,集市取消了;另一方面,家人们觉得我年纪大了,担心我的身体,都劝我别再雕刻了。可这么些年,我除了雕刻,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突然不捣鼓这些,我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殷荣发说着,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家门外的一间小屋上。

“这里就是我的工作室,这些年,我都是在这里雕刻的。”殷荣发的工作室是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与农家人放置杂物的仓库类似,只有东面一处大门,内里光线昏暗。平日里,殷荣发总习惯将工作台搬到大门附近。一边呼吸着乡村的田园气息,一边在阳光下创作各式各样的木模,殷荣发觉得快乐又自在。

牛车、水车、小耙、水耙……农民出身的殷荣发制作了不少精致的农具小模型,“这些农具大多是农村在新中国成立前使用的,现在早已看不到了。”殷荣发说,看到这些,他就不自觉地回想起孩提时的困难生活。此外,惟妙惟肖的动物木模也是让殷荣发感到骄傲的一类作品。“在雕刻之前,我会把想刻的东西画下来。”殷荣发将一本由旧挂历制成的画本徐徐展开,灯笼、动物、交通工具、农具等一系列画作生动形象,颇为逼真。

阳光洒进来,将殷荣发工作台上的一堆工具照得明亮。笃笃的凿木声停停续续,殷荣发一手举槌,一手执刀。木槌敲击着刻刀,刻刀所至,木屑扬起又掉落,伴随着空气中愈发浓郁的木香,一个标准的圆形在木模上渐渐清晰起来。

“只要是我看到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物,我都有信心能雕刻出来。”回首往昔,殷荣发与木头“打交道”已有40多年,“在对雕刻产生兴趣之前,我做过瓦匠,也做过木匠。没有得到过一位师父的指导,全是凭着自己去看、去学、去做。”凭借着细心和天赋以及一份兴趣爱好,殷荣发自学成才。而殷荣发的作品也在黄泥坎村大受欢迎,从铁皮簸箕到家中灶头,再到精美的木雕制品,村民们对殷荣发的作品总是赞不绝口。

俗话说“千刀五百磨”,要想雕刻出一件佳品,不仅需要一双巧手,还需要一颗耐心。不过,这对殷荣发来说倒不是难事。这些年,雕刻始终是殷荣发最感兴趣的事。“一般来说,我都是早上七八点开始工作。从制作、打磨木模,到凿洞、雕刻图形,简单一些的雕花木模,当天下午两三点就能完成一件。不过,也有一些费时费力的作品,需要四五天才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殷荣发从不觉得枯燥乏味,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份乐此不疲的兴趣从何而来。

“我制作的这些雕花木模,主要的销售对象是有‘安家’习俗的人家,用来制作糕点。”殷荣发说,“以前购买的人多,在一场集市上,最简单的雕花木模,我每个卖30元,一天能赚3000多元。但时过境迁,如今购买这些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几年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在看衰销售市场的背后,是殷荣发对于这一技艺传承的担忧,“在咱们丹阳,不知道还有没有像我这样的雕匠。我当然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可赚不到钱的话,怕是没什么人愿意学吧。”殷荣发说,“我虽然岁数大了,但身体还不错,如果有人愿意学,我非常乐意教。”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