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蒋素芳)近日,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建议将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我市有关防控措施,理性消费,及时维权。
食品采购请理性。购买食品尽量去正规大型商场或超市,保留好购物凭证,切勿贪小便宜选择无证经营的店铺或摊点,以防后期维权难。
理性消费勿贪多。切勿大量囤积食物,谨防变质或是造成浪费。建议消费者尽量按需购买,如家庭确有需要,可购买保质期长、速食冷冻类食品,适当储备一定生活必需物资。
进口冷链需谨慎。建议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水果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生产日期、出仓证明等,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江苏冷链”小程序扫码查询相关信息。拆包装和操作食品时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和清洗消毒,最好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
食品存储要科学。生熟食品要分开,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在食物的清洗、储藏过程中要注意卫生,生熟分开,科学存储。
食品烹饪讲健康。疫情防控期间,烹饪之前要先洗手消毒;处理生鲜食物时切勿直接用手接触眼耳口鼻,防止潜在的细菌杂菌侵入人体引发疾病;生鲜食材和熟食用不同器皿盛放。炒菜过程中,要将食物彻底煮熟再食用。吃不完的饭菜密封放置于冰箱内,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五一”期间,气温逐渐升高,这段时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在补充优质蛋白的同时要多吃瓜果蔬菜,注意营养均衡,多吃熟食少吃生冷制品。
外出就餐须谨慎。目前全国多地疫情仍有反复,“五一”期间建议适当减少外出聚会就餐的次数,出入公共场所主动佩戴口罩,配合相关工作人员检查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排队牢记“一米线”距离。外出聚餐前做好预约,错峰出行,可使用扫码点餐,减少接触;用餐时建议使用公勺公筷,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用餐后不聚集,不逗留,尽快离场。
仔细甄别促销活动。“五一”假期,不少线下商超或者线上网购平台会推出促销活动,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弹窗、低价促销等各类广告,要仔细甄别促销活动,对返券、赠送、充卡等活动保持必要的谨慎。
市消委会提醒,对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应进行举报。如遇到消费纠纷,第一时间联系商家协商处理,必要时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