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不破防 把牢责任关

周竹生

破防了。

这里的破防不是城防,不是房塌了的喜剧梗,而是文稿文件文宣上网发布出错,被网民揪住小辫子狂甩狂舞了。

辛辛苦苦,功亏一篑,最后一关,文审文校,把关不严,文关破防,造成影响。

比如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线索后,市场监管总局在官网发布新闻,标题是这样的《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严厉打击央视3·15晚会曝光违法行为》,众多媒体的标题是这样的《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315晚会曝光违法行为》,唯有央广网标题是这样的《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3·15晚会曝光的违法行为》。

315有的加点,有的不加点。违法行为前有的有“的”,有的没有“的”。深究下去,意思会不会不一样,严厉打击的对象是否会不一样?网民眼尖心细脑子活,看了,想了,说了,其点评为首发不小心,转发不上心,央广最细心。

这恐怕还说不上破防,即使说要找出一条小小裂纹也需要鸡蛋里挑骨头的执着精神。但是在各类发布天天发的今天,破防的还真不少。

有图有真相有道歉声明的广西都安的一则疫情防控发布,《平安“清明”同心抗“疫”——致全县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就是一次典型的破防案例。清明节见亡人,有点吓人了。该信白纸黑字,号召疫情防控期间在外都安籍朋友,遥寄乡思,暂时不返乡探亲访友、扫墓祭祖;缅怀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可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也是眼尖的网民首先发现怪异,留言请教都安新媒体平台:“要先烧个手机下去给先人。”

网民在笑话中对这封信做了各种消遣,在很大范围内引发笑谈。第二天该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刊登致歉声明,因未经严格审核校对,部分文字表述不当给广大网友造成困惑和不适,一道歉,二删除,三重发。同时以保证书的口吻表示,今后我们一定汲取教训,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校对制度,确保信息内容准确无误。

都是3月16日一天发生的事,都是最后把关不严,只不过广西都安出的纰漏更令人不安。在防疫当前的形势下,突发性、应急性、指令性的事情确实比较多,各种通知、文告,各种标语、横幅,发布,短信、微信,上下层级,大小部门,各种口子,各种形式,各种文宣、各种公文,很多很多。假如撰写不妥,审核不细,把关不严,带着问题,上线上墙,一旦发布,即便是误用标点和错别字这些芝麻绿豆小不点小问题,都有火眼金睛的网民关注,都有咬文嚼字的网民挑剔,都会成为指指点点的问题、叽叽喳喳议论的话题。如果不仅仅是文字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那就有可能成为大事情。

不让不小心产生的文字错误成为发布的瑕疵,将忙中出乱产生的低级错误拦在发布前,小编小布要小心翼翼,严格把关。三道关口,认真写,仔细核,小心发。每一道环节都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慎之又慎。标点、数字、文字、图片,人名、地名、名称,都要严格依照规范,都要严格遵照程序,多看一眼,再看一遍,还想一下。还可以用办公系统中的文字校对文稿审核软件再过一下,还可以请语文资深人士再看一下。

过去资讯不发达,文件靠油印,通知靠广播,数量比较少,内部文件多,即使有问题,内部处理,外界少知。现在不同了,多媒体时代,能公开的都要公开,纸质化文件网发。一份文稿就是一方阵地,一个标点一个字就是一个关口,一不小心就会破防,大意不得。

因为从事文字工作,天天跟文字打交道,发报道,发新闻,有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发稿,上网发布教育新闻和外宣发稿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那是一字不敢马虎,一日不得轻松。文责自负,自己的名字和文稿一起上网登报,出现任何的差错都是自己的责任。我只能早出晚归,面屏而作,只得静下心来,专心致志,一遍两遍三遍地去琢磨,去校对。坚信功夫不负我,麻烦就不找我,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大洋相。

各个部门,各类发布,文宣文告,代表政府,事关形象,体现态度,不是小事,更非儿戏,皆为大事。除了把好写作关、审核关、发布关三道关口,做好三层拦截,尤其要把好最后一道发布关,像守武关一样守文关,绝不带错发布。三关不破防,重在责任关。从撰稿核稿发稿都要高度负责,认真把关;都要学习载人航天精神,以航天发射严格执行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十六字方针进行发布,使文关绝不破防失守。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