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生平二三事

■周苏闽

从小听父亲经常讲起战争年代的事情,所以记录下来留作纪念。

一、引子

父亲1921年出生于苏北的一户农民家庭。

抗战初期,父亲在县城读高中,学习成绩很好。淞沪会战以后,日本鬼子占领了苏北,学校被迫解散,父亲目睹国破家亡和日本鬼子的残暴,不愿意当亡国奴,毅然参加了新四军。

父亲和母亲于解放初期在厦门相遇相识,父亲当时是为部队筹集粮食的征粮队长,母亲是南下地方干部,任晋江八区(当时为石狮乡,现在已经成为石狮市)区委书记。1975年有部电影《难忘的战斗》,父亲常说好像他和母亲的爱情故事,他作为部队征粮队长到晋江八区区委联系工作,进门看到母亲正在审讯一名刚刚抓捕的特务,她的精明干练给父亲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兄妹就是在这样的军人家庭中长大的。

二、军旅

父亲大半生戎马倥偬,为了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

父亲在抗战期间一直在苏北坚持敌后斗争,经历过了许多惊险的战斗。解放战争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南下福建途中还在浙江平湖担任过一个月的临时县长,等到后续地方干部到任后,再追上大部队、解放厦门战役、曾经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解放金门战役、炮击金门的战斗中担任主力部队的主要指挥官……

父亲1957年担任135团政委。当时正是大战前夕,面对金门的福建前线,部队将全军调集装备的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155榴弹炮,换装为苏制152加农榴弹炮。他最为自豪的是135团作为最前线的全装重炮团,兵强马壮,实力超强,而他作为年轻的部队主官,知识、体力、能力都达到一生的巅峰,是一名“少壮派”军官!

父亲征战一生,我的家多次南北迁徙,除了公家配备的简单家具外,可谓家徒四壁,但是有两个皮箱一直伴随父亲左右。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的是1955年授衔时配发的校官军礼服,这套军礼服是蔚蓝色高级面料,宽肩挺括,领口和袖口金线绣花,配套有雪白的衬衫、领带、皮鞋、白手套和专用礼服箱,再加上肩章、奖章挺拔威武。1959年他曾经穿着这套军礼服代表参战部队参加了国庆观礼。

父亲去世后,我保存了这套军礼服,作为纪念!

三、炮战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人民解放军近五百门重炮齐发,2个多小时发射了近3万发炮弹,拉开了炮击金门的序幕。

父亲描述过首轮炮击的情况,计划时间到了,他在指挥所下达“十发急速射”的口令,随后连续数个“十发急速射”的口令,瞬间打出了多个基数的炮弹。成群的炮弹呼啸着飞向金门岛,他通过高倍炮兵观测镜看到岛上一片火海!第一轮炮击就击毙了三名国民党的高级军官,首战告捷!

在炮击金门的战斗中,父亲负了重伤。那天凌晨,结束了一天的战斗,他乘坐吉普车从云顶岩指挥所下山,由于战时灯火管制,不能打开车灯。在漆黑崎岖的山路上,迎面驶来一辆向阵地运送炮弹的卡车,发生了碰撞。一车人躺在水田里昏过去了。

母亲带着我去鹰潭野战医院探视,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叮嘱我见了父亲不许哭,我虽然很害怕,但从小接受军人教育,男人不能流泪,所以强忍着。

母亲回忆,医生准备给父亲左臂截肢,征求母亲意见,她坚决不同意,要求无论如何保住手臂。伤愈后,父亲的左臂就落下残疾,只能弯曲到九十度。

父亲去世后,我曾陪着母亲回厦门旅游。到了石狮市,她感慨万千,地名还在,但早已物是人非!路过云顶岩时,母亲说,当年父亲的指挥所就在上面,但是属于军事禁区,不能上去参观凭吊!

时光荏苒,转瞬已经过去一个甲子,父亲也已去世二十多年。但是往事不时在心中浮现,如聆慈训。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父母!以慰二老在天之灵!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