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静)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9月7日,开始进入白露节气,“秋老虎”将结束,气温下降,天气逐渐转凉。这时候除了注意保暖外,还要记得防“秋燥”。
记者走访了农贸市场以及超市,发现降燥食品进入热销模式。开发区吾悦广场欧尚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前来采购百合、银耳等食物的市民人数明显增加,今年此类食品价格较去年基本持平,“现在市民普遍比较注意养身,都愿意挑选与节气相适应的食品。为了方便市民采购,减少选择困难,超市还推出了多种组合搭配,比如绿豆百合大米、紫薯红豆大米等,市民购买后可直接烹煮。”
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王雪梅告诉记者,进入白露节气,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皮肤干裂等症状,因此要切记合理饮水,还可适当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多吃一些百合、莲子、梨、葡萄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少食用羊肉狗肉、辣椒花椒等辛辣制品,可以有效地防止秋燥。
除了降秋燥,白露节气也要注意保暖,王医生表示,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白露节气过后穿衣服尽量避免赤膊露体,注意腰腹部、膝关节的保暖,减少凉席与空调的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