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治理“网”中提速、“格”中增效
吕城西符村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 陈静)吕城镇西符村地处东部工业园区核心区域,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入驻、外来人口持续增加,基层治理面临新挑战。面对新形势,西符村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相融共进”的工作思路,创新构建“1+4+34+N”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即1个村级总网格、4个综合网格、34个微网格,并广泛动员党员、志愿者、乡贤、“三官一律”等N类力量参与,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在“网”中提速、于“格”中增效。
西符村科学划分4个综合网格、34个微网格,由村“两委”干部担任专职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及村组长担任微网格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治理格局。每个微网格覆盖一定户数的村民,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例如,在今年初春的一次例行巡查中,网格员发现有几户外来租户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立即上报综合网格,并联合村安全员上门劝导整改,三天内完成线路规范,避免了潜在火灾风险。“以前这种事没人管,现在网格员天天转,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租户王女士感慨道。
“没想到拖了多年的‘老大难’,一次议事会就解决了。”村民张某激动地说。村民张某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多年,今年3月,在网格议事会上,驻村律师现场查阅土地档案、讲解相关法规,村干部组织双方实地丈量,最终双方达成书面协议,握手言和。据悉,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吸纳“三官一律”及村内能人加入议事队伍,组织村干部和党员下沉一线,通过“唠家常”“谈心事”等方式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就地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西符村还把网格议事会“建”在村里、“搬”到村民家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说事、议事、决事。大家围坐一圈,谁有问题谁发言,谁有办法谁出招。在西符庄、新杨木桥拆迁工作中,网格议事机制成效尤为显著。村民对补偿标准、安置房分配等政策存疑,情绪一度紧张。西符村充分发挥“网格”议事作用,做到一个网格解决一个问题,化解矛盾15次,开展网格议事10余次,使老百姓对拆迁政策更加了解,也使整个拆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为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感,西符村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结合法律法规开展反诈宣传、民法典讲座、消防安全演练等法治宣传活动18场。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建立“月巡查、月分析、月总结”工作机制。今年6月,西焦沟组村民向微网格员反映:“前面那户人家的化粪池漏了,臭气熏天,下雨天污水还流到我家门口。”村委会当天派专人现场勘查,确认属实后,立即联系当事人协商,两天内完成化粪池清淤和防渗改造,并铺设排水沟。
党建红引领治理优,小网格托起大民生。如今的西符村,通过织密组织体系、畅通议事渠道、强化服务保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图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