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两度换物业,如今招标无人应——
景泽园缘何在“换物业”中打转?

图为景泽园小区内垃圾无人清理,环境糟糕。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2024年9月9日至2025年9月8日,年实际收费127434元,年实际支出166601元,结余:-39167元。”两个多月前,景泽园小区的物业公司在公示了入驻以来的收入支出明细后,黯然离场。景泽园小区治理也再度陷入“真空”。
“这两年,我们小区已经更换两家物业公司了,全都是在一年之后撤场,前段时间又开始招标新的物业公司,至今没有下文。”景泽园小区门口,破碎的道闸,空空的门卫室,公示栏前的居民连连摇头。在物业撤场后的两个多月里,景泽园的居民眼看着自个儿小区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管理每况愈下,却又无可奈何。一位居民表示,一些老年人看不得小区里糟糕的环境,有人自发去打扫门前垃圾,有人自发去修剪绿化带,但他们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居民你一言我一语,结论是:小区治理离不开物业的管理和服务。但有了新物业就真能解决问题吗?
“就算有新物业来接手,小区还是搞不好。原因很简单,物业费收不上来。”一位居民指着门口公示栏这样说道。记者在公示栏的其中一张告示上看到,在过去这一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没有按时缴纳物业费。这是物业接连撤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居民拒缴物业费的原因不一,有人对物业公司的工作不满意,有人以房屋质量等历史遗留问题为由,还有人只是觉得,既然别人不缴,为何自己要缴?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物业撤场给小区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记者在小区里看到,生活垃圾藏在绿化带中,建筑垃圾堆在停车位边,小区的停车秩序混乱,还有人想租车位安装充电桩却面临没有物业的尴尬。
记者了解到,景泽园小区之前已经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治。但面对眼下的困境,业委会似乎也有些无能为力。“这几年,物业换了又换,但收费收不上来,人家物业公司也没法干下去。我们业委会也找过那些拒缴物业费的居民,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一般。就以去年的物业费来说,原本缴纳物业费的居民只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在我们的努力下,最后也只有近七成的人缴纳了物业费。”该小区业委会一位负责人在受访时说,“这次物业撤场后,社区帮助我们小区招标新物业,但面对这样一个难收费的老旧小区,谁又愿意接手呢?”
记者随后联系了景泽园小区所在的教师新村社区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方面确实在帮助该小区业委会寻找新的物业公司,但难度不低,“这个小区规模比较小,不仅住户不算多,停车位设置得也很少,再加上不少人还不愿缴纳物业费,这让新物业入驻难上加难。”工作人员表示,社区方面希望通过改造小区绿化带、增设停车位的方式增加收入,吸引物业入驻,但这一提议在业委会中目前仍存争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多个老旧小区走上居民自治的道路,从成立物管会到业委会,再招标引进新物业。而景泽园小区的现状表明:“换物业”并非小区治理困局的灵丹妙药。小区自治需要物业管理和服务,更离不开居民和物业共治这一基石。只有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小区更好,互相多一分理解,小区治理才有真正的“明天”可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