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折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负责种植的“柳旺”大米因品质优、口感好,深受企事业单位青睐,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今年,合作社新增的200亩水稻实现丰收,村集体收入又将增加一笔。对于折柳村的未来——
他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本报记者 茅猛科 通讯员 陵宣
“这是由我们提供稻种,种粮大户严格按照要求种植的南粳5055。”近日,记者走进陵口折柳村柳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柳旺”大米,刚从稻田里拉着一车稻谷回来的折柳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景阳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200亩,全部销售完毕后,村集体收入又将增加一笔。
“柳旺”大米最大的亮点就是种植过程采用“稻鸭共生”智能监测系统,选用优质鸭种,鸭子吃虫、粪便肥田,全程生态种植,真正实现生态循环种养。水稻收割后,摒弃机器烘干,坚持天然晾晒模式,最大程度保留大米的天然营养与原始风味,煮出的米饭软糯香甜、米香浓郁。今年,柳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与周边种粮大户签订了200亩稻田种植合作协议,这也使得今年“柳旺”大米总产量突破9万公斤。据了解,之前的120亩水稻田,从播种、收割到出米,再到包装,全部由村委会工作人员亲自完成,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自成立合作社以来,折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学习生态水稻种植及农业机械的使用,逐渐成为农事作业的一把好手,对各种农业机械也是各有精通。为保障新米品质,合作社还配备了全套加工设备,从去杂、碾米到抛光、色选,全流程自主完成,并按照2.5公斤、5公斤等不同规格进行真空包装,既锁住新鲜,又方便客户购买与储存。如今,折柳村的“柳旺”大米凭借品质优、口感好的优势,深得本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村委会工作人员精力毕竟有限,所以今年选择与种粮大户合作扩大种植规模,一方面不会让工作人员因为农事耽误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一部分村集体收入。”景阳说,新增的200亩稻田虽然由种粮大户负责种植,却由村里统一提供优良种子和种植技术指导,严格按标准实施绿色生态种植,确保稻米的品质与口感。
自11月初水稻开镰收割以来,折柳村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干劲十足。村党委副书记高新平负责开收割机,景阳负责将收割下来的稻子拉回晒谷场,其他人则根据分工完成晾晒、储存、碾米、包装等各项工序。“这第一批1000公斤大米待包装完成后,将于明天送出。”景阳说,“目前,我们已经陆续收到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订单,大伙对折柳村的未来均充满了信心。”说完,景阳驾驶着三轮车往稻田驶去,继续进行稻谷的“搬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