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骏)连日来,随着气温下降,不少细心的电车车主发现,电车的续航里程开始变得“飘忽不定”。早上出门时续航掉得比平时快,中午好像又回升了一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买电车两年了,去年进入秋冬季后,我就发现电车续航里程有明显变化,电量消耗的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两天气温下降,我又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近日,市民王女士发现,她的电车耗电量出现了异常,她不知是车辆电池出了问题还是这属于电车的“通病”。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汽修行业的黄先生。他表示,新能源车在气温下降时出现续航波动,其实是正常现象,并非电池出了问题。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大概在20℃~30℃左右。当温度降低时,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黏稠度会上升,锂离子移动速度变慢,电池内阻增加,导致可用容量减少。对我市众多电车车主来说,本地气温虽然不会像北方那样低,但昼夜温差超过10℃的情况也会让电池活性在早晚较低,中午温度回升时又恢复一些,这就造成了续航显示的来回波动。
黄先生告诉记者,除了受气温影响外,电车车主平日里的一些用电习惯也会在低温环境下放大能耗。黄先生提醒,车主在使用空调时建议使用“通风+外循环”或根据需要低档使用暖风,避免频繁启动压缩机,能显著降低电耗。其次,优先使用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功能,相比空调制热可以减少约70%的取暖能耗,保暖效果同样舒适。此外,一些不起眼的用电行为也会悄悄消耗电量。例如,哨兵模式开启后每日耗电可达3%~5%;车机系统进行后台更新时,峰值功率可达120W。在低温环境下,这些额外耗电会更加明显。
黄先生建议,电车车主在出发前可提前10分钟通过远程App启动车辆预热,能让电池活性提升,提高初始续航表现。其次,气温每降低10℃,胎压大约会下降0.1bar。胎压不足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导致能耗上升。建议每周检查一次胎压,确保保持在厂商标注的标准值。日常使用中,车主还应尽量保持电量在20%~80%之间,避免长期满电存放或电量过低。每月进行一次10%~90%的充放电循环,有助于校准电池管理系统。同时,尽量避免在电池温度过低时充电。保持平稳驾驶,激进驾驶会使电耗增加高达40%。在秋冬季,平稳的驾驶风格不仅能提升续航,也有助于行车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车辆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不再是正常的季节性续航波动,建议前往专业机构进行电池检测。例如,在气温回暖后,续航里程没有相应恢复;车辆充满电后,实际续航远低于以往同等条件下的续航;电池电量显示异常,如突然大幅下降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