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村、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单元,其活力与温度直接关系到每位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近期,高新区各村、社区围绕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解决“头等大事”到关怀身心健康,从链接社会资源到创新服务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充满温情的活动。这些实践不仅精准对接了居民需求,更在邻里之间营造了互助友爱、和谐共融的良好氛围。
振兴路社区:“闲置激活”巧破题,“阵地优化”暖民心

振兴路社区公益理发现场。 记者 云莹 通讯员 覃洁 摄
近日,振兴路社区通过盘活闲置空间、链接社会资源,成功将一处普通场地打造成为集理发、政策咨询、健康义诊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阵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多元的暖心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公益集市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公益理发摊位尤其受老年居民欢迎。为此,社区迅速行动,联合公益组织正式启动“君悦义剪 温情周一”固定日公益理发服务,每周一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或低偿理发。
解决了“头等大事”,振兴路社区并未止步。社区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以“便民理发室”为核心,将服务阵地拓展为一个复合型社区服务港湾。社区主动与江苏有线丹阳分公司、丹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引入多元服务。
如今,在理发等待的间隙,居民们可以移步到旁边的“政策咨询台”,向广电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使用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也会定期入驻,开展“健康义诊”,免费提供血压血糖测量、慢性病筛查咨询和小型健康讲座。这个曾经闲置的空间,已然变身成为集“义剪、咨询、义诊”功能于一体的温馨驿站,实现了“一举多得”的高效便民。
大定船社区:“零距离”服务暖侨心

“情暖侨胞 健康同行”活动现场。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摄
近日,一场以“情暖侨胞 健康同行”为主题的送医服务活动在云阳街道大定船社区举办。本次活动由市侨联医工委联合高新区侨联共同组织,旨在扎实推进“我为侨胞办实事”实践,将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到侨界群众及社区居民身边。
活动现场,来自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新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10位骨干专家组成强大义诊团队,其专业覆盖外科、中医科、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口腔科等居民需求集中的领域。专家们耐心倾听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诉求,细致开展问诊查体,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提供了专业的解答与个性化的防治建议。这种“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将健康咨询与基础检查相结合,赢得了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与点赞。
据统计,此次义诊活动累计服务超过300人次,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看病远、咨询难”的实际问题。市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暖侨行动”没有终点,未来将持续聚焦侨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联动更多优质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服务场景、提升服务实效,让广大侨胞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关怀。
香草新村社区:“剧”焦心灵,创新团辅为居民注入“心”动能

心理咨询师与居民交流。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摄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剧’焦心灵 赋彩生活”易术心理剧减压赋能团辅活动在香草新村社区举行。本次活动由香草新村社区联合兴隆苑社区、“香草心语”心理咨询工作室及爱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旨在促进社区居民与工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完善社区心理服务网络。
活动在心理咨询师俞丽萍的引导下开启。她首先介绍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疗法的易术心理剧理念,并带领大家通过“易术身心调理经法”舒缓身心,在动静结合中寻求内在平衡。
随后的“花开结果”环节则充满了欢声笑语。参与者相互搭肩,通过默契的集体协作,构建出一朵随口令开合的“人形之花”,在趣味互动中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基础。创新性的“卡片传情”环节打破了言语局限,参与者通过卡片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并运用眼神与触碰进行无声交流,在安静专注中体验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活动在真诚的分享中走向深入。参与者以“姓名+动作”介绍爱好,分享生命中的重要支持话语,并勇敢说出自身优点。在“欣赏赋能”环节,大家为彼此写下真诚的赞美,构筑起坚实的情感支持网络。活动尾声,全体成员共同演绎手语舞《一家人》,在温馨的旋律中为此次心灵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这次活动让我感觉整个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了。”一位参与者由衷感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活动,不仅有效释放了压力,更增进了邻里理解,收获了宝贵的情感支持,为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水平、建设和谐社区注入了持久的“心”动能。
天誉苑社区:健康讲座助力老人远离认知障碍
为提升社区老年群体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与预防能力,近日,天誉苑社区联合丹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吸引了40余位老年人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来自丹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眭志祥医生担任主讲。眭医生结合真实案例,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核心预防措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详细阐述了该病症的典型症状,如记忆力持续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情绪异常波动等,并郑重提醒在场居民,应密切关注家中老人的日常行为与身体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在预防指导环节,眭医生从“健康饮食、认知锻炼、社交与情绪管理、合理运动”四大支柱出发,为居民们系统讲解了如何通过构建科学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守护脑健康。讲座内容贴近老人生活,实用性强,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此次讲座不仅普及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专业知识,更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意识,为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健康的良好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天誉苑社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为老服务形式,致力于让辖区老年人远离认知障碍,安享幸福晚年。
迈村村:凝聚慈善力量,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迈村村组织召开2025年度“丹慈助力 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会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旨在同步推进公益慈善事业与安全生产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夯实基础。
会议第一阶段聚焦慈善公益,通报了2022-2024年“99公益日”捐款的使用情况,并详细解读了2025年度“慈心为民 善行江苏”项目方案。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向善新风,积极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广大村民通过网格群等多种渠道参与募捐,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公益的良好氛围。
会议现场慈善氛围浓厚,本年度捐赠活动得到了山宝集团、液力机械、联创等38家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目前已募集善款五万余元。
会议第二阶段转向安全生产工作。高新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及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开展了警示教育与专业培训。会议通报了近期安全生产问题,并要求时刻绷紧安全弦,以最坚决的态度落实责任,视安全生产为“高压线”;排查到位,充分利用网格化制度,实现监督检查的动态化、全覆盖与无死角;宣传到位,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普及安全知识与法规,全面提升安全意识,压实各方责任。
迈村村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慈善与安全“两手抓”,多措并举做好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线,同时不断拓宽慈善参与途径,动员更多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汇聚持久正能量。
双合村:精准关爱直抵民心“最后一米”
近日,双合村组织开展了一场以“关爱困难群众”为主题的冬日慰问活动,通过送上生活物资与暖心关怀,将社会救助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在寒冬中为困难家庭带来了浓浓的暖意。
为确保关怀行动精准到位,活动前期,双合村村干部对辖区内困难家庭进行了系统性的摸排工作。通过逐户走访,工作人员细致核实了各户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等基础信息,并及时完成数据更新。在反复确认名单后,村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准备好了米、油、洗衣液等实用慰问物资。
活动当日,村委成员不仅有序组织物资发放,更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切实保障了关怀送达“最后一米”。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与群众亲切交流,耐心询问他们的生活近况,并贴心叮嘱大家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时节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衣。一句句朴实的家常问候,让老人们倍感温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牵挂与支持。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了邻里互助的良好氛围,更增强了困难群体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双合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老年人的实际困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努力为老年群体提供更贴心、更坚实的保障,让幸福的底色在社区愈发鲜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