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水果店售卖的新鲜草莓。 记者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晓玲 王丹)随着冬季来临,鲜红欲滴的草莓悄然登陆本地水果市场,但其高昂的价格却让不少尝鲜的市民直呼“吃不起”。昨日,记者走访发现,精品水果店内的草莓售价令人咋舌,而外卖平台上的产品也存在标重“缩水”的情况。
在一精品水果店内,一盒包装精美的草莓标价68元。店员介绍,这一盒净重约300克,根据果实大小,一盒内大约有9颗“大果”或11颗“小果”。折算下来,一颗草莓均价约7元。
而在另一家水果店,记者并未看到草莓“身影”。店主表示,目前草莓价高,由于保存不易,还在考虑要不要进货。
相较于实体店,线上外卖平台的价格看似“亲民”,却暗藏玄机。记者在某外卖平台上看到,有商家打出300克草莓售价35元的广告,颇为诱人。然而,在商品页面的不显眼处,一行小字备注却写着“草莓净含量200克”,实际价格与标称重量严重不符。另一家线上售卖的丹东九九草莓230克,标价则为52.9元,价格差异明显。
对于今冬草莓价格高企的原因,一位水果店店主道出了原委:“现在市面上卖的都不是本地草莓,大棚还没大量出产。”该店主表示,目前销售的草莓大多来自辽宁丹东等外地产区,“长途运输的冷链成本高,损耗也大,再加上本身是反季节水果,所以价格就上去了。”
除了客观的物流和产地因素,一股来自社交媒体的“网红”风潮也被认为是推高草莓价格的“幕后推手”。“前段时间,用草莓做的‘奶皮子冰糖葫芦’在网络上非常火爆,一下子把草莓的需求和人气都炒上去了。市场需求大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该店主分析道。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本地草莓将陆续成熟上市,届时市场供应量增加,草莓价格会逐步回落,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不妨耐心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