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笑)塔吊长臂挥舞,焊花闪烁飞舞,钢筋与钢结构的撞击声、混凝土浇筑的轰鸣声、工程车辆的穿梭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建设交响乐”……进入四季度,吕城镇新材料产业园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项目拔节生长,处处涌动着“大干快上、决胜收官”的奋进热潮,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近日,记者走进吕城镇新材料产业园,只见江苏胜钢新材料项目崭新的厂房整齐划一,工人们正忙着进行设备调试。“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明年年初正式投产。”项目负责人李军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近3亿元的项目,将打造合金丝材、棒材、带材三条先进生产线,其意义非同寻常。
“以往在吕城建设这样一条生产线,条件还不够成熟。如果单独投资,资金门槛又太高。现在我们集中投入,设备水平在国内合金行业领先,投产后能满足吕城所有合金企业的热轧业务需求。”李军这番话语背后,是吕城镇在产业基础配套上的重大突破——通过集中建设高端热轧产能,不仅为全镇合金企业破解了共性难题,更在强链补链、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落下一枚重要棋子。
以胜钢项目为支点,吕城镇正撬动整个合金产业的能级跃升。新材料产业园作为核心载体,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持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一幅产业集群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同时,面对国内订单萎缩、行业内卷加剧、产品利润承压等多重挑战,吕城镇主动求变,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逆境中稳住基本盘。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既夯实产业基础,又激活内生动力,为四季度冲刺注入了强大信心。
在江苏博航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这几年,我们开发了多款新产品替代进口,但技术瓶颈依然存在,研发之路任重道远。”公司总经理朱新军指着一排排精密设备介绍道。即便困难重重,企业依然坚定投入,目前合金材料品种已接近30个,产品矩阵日益丰富。这种“敢于啃硬骨头”的创新精神,正是吕城合金企业突围破局的生动缩影。从跟跑到并跑,从模仿到创新,一批本土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细分赛道构筑起竞争新优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数据是评判成效的最佳标尺。“1月至9月,全镇合金行业销售数据与往年同期相比略有上涨。”吕城镇经发局办公室主任王俊琦在采访中说道。这份成绩单,看似平淡,实则来之不易。在全球经济承压、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能够保持平稳增长,本就是韧性与实力的体现。
冲刺四季度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吕城镇正打出“组合拳”挥臂上前。11月7日,吕城镇以召开高温合金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搭建吕城合金企业与行业专家深度对接的桥梁,推动前沿技术研讨与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一举措旨在为产业升级插上“智慧翅膀”,推动创新要素在吕城镇高效集聚、裂变增值。“特别是在当下招商引资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聚焦高温合金这一主打行业,在完善产业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后备上市企业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为经济体量持续壮大发挥关键作用。”镇党委副书记吴路平在接受采访时道出吕城未来发展的规划路径。
从产业链上的精准补位到创新链上的持续突破,从政企同心的协同发力到产学研融合的深度赋能,吕城正以“不松劲、不停步”的冲刺姿态,将每一分努力都转化为收官攻坚的实效。在合金产业的“链”动下,在创新浪潮的推动下,吕城正编织一张纵横交错的产业提升网络,让每一环都紧密咬合、每一环都迸发能量,为高质量发展写下更加坚实的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