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王凤林和家人、宝贝回家志愿者、内蒙古警方民警合影;

图为王凤林(右二)和兄弟相拥而泣。记者 王国禹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国禹)11月10日上午,初冬的天气格外晴朗,导墅镇下琴村蔡庄东村村民张志平家门口,各色气球随风飘扬,一条“宝贝回家江苏志愿者欢迎您回家”的横幅分外鲜艳夺目。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阔别家乡65年的“国家的孩子”王凤林,终于踏上了这片魂牵梦绕的故土。
当天上午10时许,和张志平家人一样,蔡庄东村不少村民笑容满面,早早地就站在村头翘首盼望着。在鞭炮齐鸣声中,68岁的王凤林夫妇在儿女的陪同下回到这里,一下车便和亲人深情相拥。
“哥,欢迎回家!”二弟张志平和专程从重庆赶回来的三弟张志荣与王凤林见面的那一刻,激动万分,兄弟三人相拥而泣。65年后一家人团圆,大家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兄弟长得真像!看着就是一家人。”在场的村民感叹道。
记者了解到,68年前,王凤林出生在导墅镇下琴村蔡庄东村一个贫困的家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约两三岁的他被父母无奈地送到常州,随后又被送养到上海。大约几个月后,王凤林和众多孩子一起,被上海孤儿院集体送往内蒙古,成为内蒙古三千孤儿中的一员。这些孩子在国家大爱的关怀下茁壮成长,然而寻亲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强烈。
王凤林告诉记者,成年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来也多次到上海等地寻亲,由于当时媒体、网络不发达,寻亲迟迟没有结果。今年上半年,他在“宝贝回家”做了寻亲登记。“这次寻亲成功主要感谢内蒙古警方和内蒙古、江苏两地的宝贝回家志愿者以及浙江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柯伟力警官,感谢如今国家发达的科技,帮我寻找到了亲人……”王凤林感激道。
今年9月23日,王凤林的寻亲之路终于迎来了曙光。据“宝贝回家”志愿者“小琴生鲜大卖场”(网名)介绍 ,当天,同为宝贝回家志愿者成员的“迎迎”发布抖音,开始为“国家的孩子”王凤林老人寻亲。令人兴奋的是,远在重庆工作的张志荣看到抖音上的老人和自己很像,于是主动和“迎迎”取得联系。后来,内蒙古警方、宝贝回家内蒙古和江苏两地志愿者以及浙江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柯伟力团圆工作室经过不懈努力,发现王凤林和导墅镇下琴村蔡庄东村有祖源关系。随后通过志愿者的多次走访,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
“经查询DNA系统,对王凤林、张志平的数据进行分析,倾向于认为王凤林、张志平符合全同胞关系。结合背景调查,最终确认,王凤林系张志平的兄弟。”在认亲现场,内蒙古警方的两名女民警也来到现场见证团圆,并宣读了亲缘关系确认书。随后,“国家的孩子”王凤林专门为宝贝回家志愿者“小琴生鲜大卖场”和浙江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柯伟力团圆工作室分别赠送一面锦旗。
在张志荣家中,王凤林夫妇吃到了热腾腾的团圆饭,并与弟弟张志荣、张志平轻松畅谈,共叙亲情。当张志平红着眼圈讲述父母在世对王凤林的牵挂时,王凤林眼睛一下子湿润起来……一旁的张志荣轻抚着父母的遗像说:“爸爸妈妈,今天我们的大哥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