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邹亚俊 通讯员 范磊)连日来,我市各地抓住晴好天气,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优势,抓紧收获秋粮,确保颗粒归仓。截至11月3日,全市45.63万亩水稻已收割20.15万亩,占比44.16%。
昨日上午,在延陵镇大吕村高标准农田里,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种粮大户驾驶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的水稻被收割机吞进了“肚子”,经过脱粒等程序,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翻滚而下直入运粮车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10月27日就开始陆续收割了,现在每天最少两台收割机收割,就是为了争取早点收割完。”当地种粮大户常亮告诉记者,他今年除了要收割自己农场种植的600亩水稻,还为周边的农户提供收割服务,预计“三秋”期间总收割面积达1300多亩,眼下他正抢抓有利天气,加快收割进度,争取在本月11日结束全部收割任务。
“粮食稳产高产,除了种得好,还要管得好。”常亮说,今年以来,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农场600亩水稻施用有机肥,在高温天和水稻抽穗等生长关键时期喷施了两次叶面肥,促进水稻穗粒生长,前些天,扬州大学和句容农校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实割实测,数据显示亩产量达到了670公斤。
据悉,我市已经组织调度联合收割机854台、大中型拖拉机979台、粮食烘干机573台套、小麦复式播种机1050台投入“三秋”生产,全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