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抢抓农时打好秋收秋种攻坚战

核心提示: 眼下,我市水稻已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高新区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机械轰鸣声开始回响在广袤的田野上,机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高新区抢抓农时打好秋收秋种攻坚战

c48bae6cd7b4b7d51d202b5be948c335

图为横塘村祥泽家庭农场机收现场。记者 须俊 摄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江军) 金秋十月,稻浪翻滚。眼下,我市水稻已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高新区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机械轰鸣声开始回响在广袤的田野上,机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1月2日上午10时许,在高新区的江苏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4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的稻浪中抢收秋粮,在一方已收割后的农田内,紧随其后的两台大型拖拉机正在进行耕翻作业。公司负责人庄玉枫捧起机收后倾泻在装运车上的一把金灿灿的稻子,话语里满是喜悦,“如今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让种粮越来越省心,不仅粮食产量稳产增产,而且品质也有了保障。我们基地的4000余亩水稻从11月1日开镰收割后,采取边收割边打捆收集秸秆和边耕翻播种的方式,环环紧扣,多策并举,水稻收割完多少小麦就播种多少,可以说几乎是同时跟进。”庄玉枫告诉记者,尽管今年水稻生产遭遇长时间高温干旱,但基地通过科学施策,强化田间管理,秋粮总体长势较好,预计今年水稻单产有望超过去年。这些机收后的稻谷烘干后,主要采取订单销售形式,今年基地种植的3000亩糯稻将全部由镇江恒顺集团旗下的恒顺米业公司负责收购。

在横塘村祥泽家庭农场的稻田里,机声隆隆,秋风吹过,稻浪起伏,稻香扑鼻,2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野里来回穿梭。一茬茬沉甸甸的水稻被迅速吞入机子“腹中”,金色的稻谷悉数归仓,秸秆则同步粉碎还田。不到十多分钟,一方稻田便收获完毕。农场主邹志祥说,他家农场的250亩糯稻已进入收割季,一台联合收割机日均作业量可达近六十亩。虽然目前稻子的单产数据他还没有测算过,但从上午机械刚收割下来的稻谷数量看,今年的产量还是喜人的。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如何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据高新区农业农村部门介绍,秋收秋种是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的关键节点。今年高新区水稻种植面积3.29余万亩,为保障秋收工作顺利推进,高新区早部署、早谋划,全力打好秋收秋种攻坚战。针对水稻收获期不一、窗口期拉长的特点,高新区精准调度,抢抓农时,引导广大种粮大户和农场主坚持“成熟一块,抢收一块”,抓好适时抢收,有效提升收获效率,全力确保秋粮颗归仓。目前,全区已组织落实110台联合收割机投入机收作业,大中型拖拉机、旋耕及条播机各85台,粮食烘干设备64台(套),为抢收秋粮保驾护航。各粮食烘干点也开启人歇机不歇模式,每批次日烘干稻谷能力达1041吨。与此同时,高新区还抢抓季节,高质高效推进秋种进程,确保种足种好2.93万余亩小麦。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