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长护险享受待遇人数达1166人

本报讯 (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夏荣祥)“我母亲卧床多年,家里照顾压力大,经济也不宽裕。自从申请了‘长护险’,每月不仅有专业护工上门服务,还能领到亲情护理补助,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近日,延陵镇村民贡女士在市医保局下乡便民服务点激动地说。她口中的暖心政策,正是我市自2023年10月起实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称“长护险”)。今年7月1日起,我市长护险制度覆盖全市所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作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长护险”旨在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是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民生实事的重点项目,是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险种之后的“第六险”。2025年7月1日,“长护险”进一步扩面,将保障范围扩展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惠及全市52.2万人,有效填补了以往居民医保人群在长期护理方面的保障空白。

扩面以来,市医保局多措并举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通过开展“长护险宣传月”活动,组织镇村两级医保网格员培训,利用市融媒体中心平台全方位解读政策,确保群众“知政策、懂办理、享待遇”。同时,优化经办服务,组织长护中心工作人员深入镇、村(社区),在各地便民服务中心驻点服务,实现“政策咨询+一站式受理”家门口办理。尤其是对行动不便的群众,还提供上门评估认定,真正做到“群众少跑腿,服务送上门”。

截至目前,我市“长护险”已受理1842位失能人员的申请,享受待遇人数达1166人,顺利完成镇江市医保局制定的3.5‰居民医保参保人待遇享受比例目标。该政策提供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亲情护理补助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家庭的照护需求,显著减轻了我市失能家庭的经济与精神负担,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长期护理保险的顺利扩面,标志着我市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这项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实事惠及更多家庭,让失能人员“老有所护、弱有所扶”。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