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成立

核心提示: 为进一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格局,昨日上午,南京栖霞区、江宁区及镇江丹阳市、句容市的检察、文旅部门联合成立的“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启动仪式在我市检察院举行。

宁镇协同 守护文脉

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成立

本报讯 (记者 桂祉越 通讯员 检宣)为进一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格局,昨日上午,南京栖霞区、江宁区及镇江丹阳市、句容市的检察、文旅部门联合成立的“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启动仪式在我市检察院举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赵立群、林丹如出席活动。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位于我市开发区三城巷的南朝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现场对石刻保护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随后召开南朝石刻保护座谈会,播放了专题片《石语石愿——南朝陵墓千年石刻寻访记》,展示了宁镇两市四地29处石刻历史风貌。据了解,南朝石刻融合了汉代雕塑风格与外来艺术元素,被评价为“与古埃及、古希腊等雕塑齐名”,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然而,这些散落在不同区划城乡旷野的“艺术明珠”,存在保护标准不统一、执法力度和保护方案有差异、监督管理权责分散交叉、文物保护协同力不足等问题。

座谈会上,8家单位联合会签了《关于建立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协作机制的意见》,标志着保护联盟正式成立,构建了南朝石刻“检察+文旅”跨区域保护体系。

接下来,保护联盟将充分运用好跨区域案件协同处置、信息资源共享、会商研讨、议事行动、协同宣传五大机制,强化检察监督与行政监管协同配合,共同破解南朝陵墓石刻文物保护难题,推动历史文脉更好传承。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立群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根植基层、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深化与检察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保护合力,并重点借鉴南京等地的先进保护技术与实践经验,提升南朝陵墓石刻的科学保护与修复水平。要精心策划并推出一批优质文旅项目,让沉睡的石刻“活”起来,使其文化价值融入当代、服务大众。要敏锐把握“博物馆热”在年轻群体中兴起的新趋势,深入挖掘南朝文化有趣、有益的历史内涵与艺术价值,通过创新表达与传播方式,将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与体验,激发文化认同感。要积极探索建立公益性保护与运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与资源整合,实现区域文化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