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口留墅:和美乡村建设让传统村落焕新颜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陵口镇留墅村的变化让回村过节的年轻人耳目一新,他们纷纷感慨,和美乡村建设让留墅村这个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更具魅力的迷人容颜,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本报记者 茅猛科 通讯员 陵宣

通村入户的道路变宽了、池塘里的水变干净了、村庄变得更美了……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陵口镇留墅村的变化让回村过节的年轻人耳目一新,他们纷纷感慨,和美乡村建设让留墅村这个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更具魅力的迷人容颜,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近两年来,留墅村以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为抓手,通过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挖掘特色资源等方式,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建设协同发展,整个村庄实现了华丽蝶变。“村里环境变好了,大家都很开心。”该村村民陈国保说,如今,越来越多在外的年轻人会趁着周末休息的时候回村里度假。

党建引领绘蓝图 规划先行促发展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建设,科学规划引领很关键。”留墅村党委书记储伟俊告诉记者,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之初,村党委便确立了“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结合村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需求,制定了详细的村庄发展规划,明确了“保护传统村落、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三大目标,确保村庄发展既有方向又有特色。

留墅村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毗邻122省道和357省道,辖区内还有萧梁产业园,园区内企业众多,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村“两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推动村企合作,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此外,该村还计划将农家乐和桃园、垂钓等资源进行整合,鼓励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利用闲置院落、空闲地等,发展农家乐、户外露营、野外烧烤、聚会团建等产业,争取把留墅古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网红古村,让美丽乡村旺起来。

规划实施过程中,村党员干部还带头示范,主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并积极动员亲属和邻居配合工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建设中。

保护传统焕新颜 修复故居传薪火

留墅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省级“传统古村落”。为保护和传承村庄历史文化,村党委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列为重点工作,对革命烈士李树人故居进行了修复,希望通过挖掘整理红色故事,开发特色“历史路线”,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名片”。

李树人故居是留墅村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但由于年久失修,一度濒临倒塌。村党委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故居进行修复,保留了故居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储伟俊表示,该村将围绕故居开展革命故事宣讲、红色文化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留住乡愁记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注重挖掘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村庄的日常管理和旅游开发中,不断提升村庄的文化品位,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现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

共建共治树新风 村容村貌展新姿

“建设和美乡村,重在共建共治。”储伟俊说,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期间,留墅村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党建引领和村民参与,逐渐实现村容村貌的质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在道路改造和拆除破败房屋的过程中,村里遇到了不少难题。”储伟俊告诉记者,由于道路拓宽需要占用部分村民的土地,一些村民起初并不配合。于是,村“两委”班子通过多次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耐心听取村民意见,制定了合理的补偿方案。同时,党员干部带头让出自家土地,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最终,全村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村内主干道和巷道全部硬化,并安装了路灯,使得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在拆除破败房过程中,村里充分利用旧砖旧瓦,用于小菜园打造和公共设施建设,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节省了建设费用,既实用又美观,如今已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留墅村还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激励村民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一年多的时间,留墅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村子变漂亮了,村风民风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邻里之间更加和睦,村民的文明意识显著提升,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