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活鱼”娃娃机现身商场引争议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这一新奇模式吸引不少市民尝试,但机器内出现死鱼、带走需购水桶等细节,也引发了不同讨论。

0cf621d279f150dcf717eeda5196e101

图为商场内的“抓活鱼”机器。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王丹 陈晓玲

透明箱体内,小鱼在有限的水中游动,钢爪悬垂其上——这不是水族馆,而是如今出现在多家商场的“抓活鱼”娃娃机。继抓娃娃、抓零食、抓奶茶后,娃娃机的“抓取清单”又添新成员——鲜活小鱼。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这一新奇模式吸引不少市民尝试,但机器内出现死鱼、带走需购水桶等细节,也引发了不同讨论。

在吾悦广场三楼一家电玩店铺内,两台透明娃娃机格外显眼:机箱内未放玩偶,而是注有水和多条红色活鱼,水中漂浮着供机器爪子抓取的小容器。记者观察时注意到,右侧机器内有一条小鱼翻着肚皮、停止游动,已无生命迹象,与周围游动的活鱼形成鲜明对比。

“想玩的话扫码付币就行,抓到鱼能带走,也能换奖品。”店员介绍,若顾客想将抓到的活鱼带回家,需额外支付5元购买专用水桶;若不带走,可凭“抓鱼成果”兑换玩具挂件、游戏币等小礼品。

而在该电玩店旁,还开了一家“抓活鱼”主题门店。这家约二三十平方米的店铺内,密集摆放着二十余台专用抓鱼机器,每台机器内均有水和活鱼。

在金鹰商场三楼一家电玩店铺内,也有这样被改造的“抓鱼机”。记者观察期间,未发现机器内有死鱼,但有市民提及,之前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机器,有鱼翻肚皮的情况,“希望这里能多注意换水和鱼的状态。”

对于这种新奇玩法,市民看法不一。带着孩子体验的市民王女士觉得很有趣:“以前只抓过娃娃,抓活鱼还是第一次,孩子特别兴奋,玩了好几轮。”但也有市民表达了担忧,市民李先生说:“机器里空间小,水也不算多,鱼待久了会不会缺氧?刚才还看到有死鱼,感觉有点心疼,也担心卫生问题。”还有市民对“带走需购水桶”提出疑问,市民张女士表示,本身玩游戏已经花钱了,带走自己抓到的鱼还要额外付5元买桶,总觉得有点不合理,更像是变相收费。

记者观察到,此类“抓活鱼”项目每次游戏需支付2~3个游戏币,而抓取成功率并不高。多数尝试者需要多次投币才能成功抓取一次。

据了解,目前,此类“活物抓取”娱乐项目的动物福利保障、卫生标准及收费规范尚未有明确规定。不少市民期待,相关部门或行业能出台指引,让新奇玩法在保证体验的同时,也兼顾细节管理与责任。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