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帮扶工作活力,助推青年农民创业成业

核心提示: 10月21日,镇江市关工委“三扶两创”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丹召开,我市关工委在会上交流的“三扶两创”创新实践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增强帮扶工作活力,助推青年农民创业成业

我市“三扶两创”创新做法获镇江市关工委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肯定

91a64363a7eded611167ac391573bc52

图为参加镇江市关工委“三扶两创”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人员在我市“新农人”毛丹的谷田家庭农场果品基地参观。记者 须俊 通讯员 夕方 摄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陈夕方)推行“三四三”工作法,助力青农创业成业。10月21日,镇江市关工委“三扶两创”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丹召开,我市关工委在会上交流的“三扶两创”创新实践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镇江市各辖市(区)关工委分管负责人、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主任及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市关工委指导推进、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主导落实的功能作用,紧紧围绕“三扶两创”工作目标任务,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打造了一批示范带动力强的创业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社会影响力好的创业富民之星,涌现了一批青农认可度高的助农兴农典型,努力推动“三扶两创”工作走实走深。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了16个初具规模并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青禾家庭农场、谷田家庭农场等8个创业基地入选“江苏百佳家庭农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等行列。从2023年至2025年,先后有8名青年农民入选镇江市优秀“新农人”,2名青年农民获得了镇江市卓越“新农人”。6名青年农民被评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周铭成、吴金书、姜菊梅、陈佳栋、马国强、陈才兴等一批老专家、农技人员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全身心助力青年农民创业,深得青年农民的欢迎与赞誉。

围绕“三扶两创”工作提质增效目标,今年以来,我市关工委积极推行了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推行四项服务举措、夯实三个保障机制”为内容的“三四三”工作机制。他们会同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以“银技”人员为核心,吸纳在职农业科技人员,组建了由10名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与20名老专家组成的“三扶两创”工作智囊团,为全市“三扶两创”工作“把脉”“出招”。壮大一线结对帮扶队伍。重点突出就近就地结对帮扶的原则,积极吸纳近年来从农业农村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农技”,为青年农民提供“点对点”服务与指导。目前,52名“老农技”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全市25个重点青年农民创业基地对接,开展田间地头跟踪服务,解决种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建强“三扶两创”工作老专家指导小组。依据我市农业产业布局与特色,充分整合市、镇、村“老农技”资源,遴选20名具有稻麦、水产、应时果品等专业特长的“老农技”、老专家组成指导小组,面向全市青年农民进行常态化指导与服务,重点帮助解决技术疑难杂症、项目引进、品牌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困难与问题。

据市关工委主任束瑞成介绍,为助推青年农民创业成业,增强帮扶工作活力,市关工委结合青年农民在创业成业中所需所盼,重点推行了服务进课堂,助力技术传授;服务进基地,助力技术指导;服务进部门,助力纾困解难;服务进市场,助力促销增收“四进四助”服务举措。同时,进一步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典型激励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工作常态长效。下一步,市关工委将紧抓建立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契机,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及其关工委联系协调,向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33个服务驿站推荐老专家和老农技人员,加入服务团队,重点助力乡村振兴与青年农民创业成业。

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位于司徒镇的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谷田家庭农场、丹阳市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茶文化园)。在谷田家庭农场,大家兴致勃勃地走进应时果品生产大棚,察看果品长势,并听取大学生创业者毛丹的自主创业,发展智慧农业和老农技人员助力创新创业情况的介绍与体会。在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茶文化园),共同参观了茶文化展示馆,详细了解基地服务全市中小学生开展采茶制茶劳动实践与参观研学活动情况。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在会上交流了全市农口系统关工委推进落实“三扶两创”工作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与工作目标任务。

镇江市关工委主任唐成海希望全市关工委系统要凝聚和激发广大“五老”智慧和力量,广泛参与助力青年农民创业成业,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关工”力量。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