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1毫米就能吊起大象!江苏企业破解碳纤维“卡脖子”密码 -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文 刘畅/摄)它比蛛丝轻盈,比钢铁坚韧,1毫米粗细便能吊起一头大象,这便是被称作"工业黑金"的碳纤维。在江苏镇江丹阳市,就有着被工信部认定为航天用碳纤维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10月20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就来到了这里。

长久以来,碳纤维制造技术被美国、日本等国垄断,中国曾每年都要花费巨大代价进口碳纤维。但正是这种被“卡脖子”的困境,激发了国人的创新意志。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较早进入碳纤维领域的企业之一,经历了中国碳纤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关键发展阶段。

走进恒神股份,一束束细若发丝却强逾钢铁的黑色丝线,正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产出。据悉,恒神股份现有7条碳纤维生产线,总产能1万吨/年,年产多种规格的织物和预浸料2000万平方米,高性能树脂1200吨,复合材料制品5000吨,拉挤型材300万米。

2025年,恒神的T1100级碳纤维、HM50E级碳纤维和EM817C预浸料三项产品入选江苏省“三首两新”产品目录。

HM50E级碳纤维是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达5.7GPa,拉伸模量达377GPa,断裂伸长率达1.5%,能满足高模量碳纤维应用工艺性、提高碳纤维性能利用率、提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综合要求。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与规划发展部部长王程介绍,“该技术成果完善了国产碳纤维产品体系,填补了国产第三代碳纤维产品空白。”

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的头部企业,恒神股份在工业级和航空航天级碳纤维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民用航空领域,恒神股份近年来加快布局民航产业,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客机研制工作,从材料与制造两端共同发力,深度融入大飞机产业链。未来,还将进一步成为国产大飞机供应链体系少数的材料和制造业务领域双重供应商。

从无到有,突破“卡脖子”技术靠的是什么?这首先得归功于恒神强大的创新人才队伍。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说,“人才始终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公司构建了独特的‘五中心一站一院一公司’立体化创新体系,该体系不仅是研发机构的集合,更是驱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的核心引擎。”目前,整合了3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分类承接实施了公司全部研究开发项目,年投入经费约1亿元。

详情请见:https://app.xdplus.cn/xdk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4/167935.html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