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邹亚俊)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界牌镇青绿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10月底能基本竣工。这个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现代农业园区,将推动传统农业从“看天吃饭”迈向“知天而作”的智慧新时代。
昨日上午,在界牌镇青绿智慧农业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机库已经建设完毕,工人们正忙着管理用房的施工。据了解,青绿智慧农业项目是今年的镇江市级重点农业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占地1000亩,于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到现在为止,农场的基本建设已经完成了90%以上,现在包括基础建设、智慧农业系统布局、农业设施设备的添购已经全面展开。”项目负责人徐太英告诉记者,该项目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致力打造以科技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包括了智慧农业平台、现代化农机库、农业环境观测站等。其中农业环境观测站更是集成气象分析、虫情分析、孢子分析等功能,可以全天候实时监测田间农情,为种田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农业环境观测站就像一位敏锐且智能的‘农田管家’,用锐利的眼睛,实时、细致、全面地监视着农田环境的每一个微妙波动。”在农场田间,望着农业环境观测站,徐太英说,基于这些精准气象服务,农民可以更加合理地规划农事活动。例如,干旱时可根据土壤湿度和降雨量数据,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在降雨过多的季节,可以提前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农田积水导致作物受灾;此外,通过监测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长,可以优化作物种植布局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依据风速和风向,预测病虫害的传播路径,为作物生长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 “健康档案”,堪称农田气象监测领域的 “六边形战士”。
据悉,目前该项目核心种植面积500亩,辐射范围2000亩,未来,他们将拓展社会化服务效能,带动更多农户种好田,产好粮。“把这些智慧农业方面的优质数据,提供给周边的种粮户,给他们有一个相应的数据支撑,科学指导,有我们这一个点带动小范围的面,让大家伙也都能在我们科技平台上享受到科技红利。”徐太英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