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静)昨日上午,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丹阳市委书记王成明带领市委办、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现场调研眼镜城片区以及马相伯故居相关工作,市政协主席薛军民参加活动。
在丹阳眼镜城项目现场,王成明一行沿着商业街、商务酒店、运河1958文化园边走边看,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招商运营及配套设施完善情况。全新的丹阳眼镜城项目占地1700亩,以眼镜产业为特色,集产业、商贸、文化于一体,重点建设商业街、展览馆、光谷总部园、商务酒店、总部大厦、运河1958文化园等核心功能板块,致力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市会客厅。经过三年建设,项目已初具规模,商业街B段、C段已竣工,招商工作稳步推进,部分商铺完成装修,即将正式开街运营;眼镜展览馆已稳定运营两年多,累计举办或承接行业展会、文化活动近百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光谷总部园完成竣工交付,商务酒店已对外营业,服务配套日趋完善;总部大厦将于10月实现主体封顶,丹阳实验小学(眼镜城校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月迎来首批新生;运河1958文化园正加快建设,计划10月开放公共区域,元旦前全面开园。
调研中,王成明强调,眼镜城片区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项目,更是展示丹阳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优化片区配套,全面提升环境品质;要加大招商力度,聚焦眼镜全产业链,推动“流量”变“留量”;要突出地方文化,融合丹阳特色、运河文化、眼镜工艺,大力发展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模式,让市民和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同时,安全是底线、是红线,必须贯穿于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项目安全、平稳、有序推进。
随后,王成明一行前往开发区大贡村马家村,实地调研马相伯故居相关工作。马相伯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爱国人士,震旦大学创始人,复旦大学首任校长,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并参与筹建辅仁大学,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据考证,马相伯故居共有四处,位于丹阳马家村的故居为其家族祖宅,也是他的出生地,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记忆与人文价值。
沿着村中水泥路步行数百米,调研组来到故居现场。王成明指出,马相伯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文化启蒙,他的爱国情怀、开放视野和育人精神,是丹阳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要深入挖掘马相伯先生的思想内涵,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政课、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相关部门要统筹资源、加强协作,尽快明确相关保护机制,让这处故居不仅“保下来”,更要“活起来”“传下去”。
调研中,王成明强调,眼镜城片区和马相伯故居,一“新”一“旧”,分别代表了丹阳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与历史文化的精神根脉。要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让现代气息与历史底蕴交相辉映,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篇章。
网友评论